理科教育4.0

理科教育4.0概述

保时捷创始人,费迪南德·保时捷说:

一直以来,我都没有发现我梦想的汽车,所以我决定自己创造。

我现在在做的事情,是在创造理科教育的4.0。而你读到这本书,也是4.0教育的一部分。

这一版本的教育,可以概括为:

1.0的理想、2.0的内容、3.0的科技、4.0的创新

1)1.0的理想:爱智求真

理科教育的初衷,要实现人的高度发展,要发展出爱智求真的精神,具备高度智慧,能够拥有自由心智。

更具体的说,这就是要发展高度的理性精神、科学素养:

科学是教育和修养最好的工具,学科学的人有求真理的能力,而且有爱真理的诚心。无论遇见甚么事,都能平心静气去分析研究,从复杂中求简单,从紊乱中求秩序;了然于宇宙生物心理种种的关系,才能够真知道生活的乐趣。

2)2.0的内容:近代科学

当前各位在学校里,依然接触到理科2.0的教育。它的内容,很大部分是近代科学的产物。

这依然是我们理科教育4.0学习的基础。一方面这些内容本身就非常重要,另外一方面,他也是同学们在学校活动中的一个核心任务。因此我们的4.0,应该支持大家更好的来学习2.0的内容,领会、掌握背后的思维,同时也打下理科知识基础。

3)3.0的科技:信息科技

信息科技的应用,核心体现在两个方面:

  • 精准学习的科技体系
  • 高度游戏化的学习体验

4)4.0的创新:智慧创新

在理科教育4.0中,整合前3个版本的优势,我们来实现高度对人的赋能,发展各位爱智求真的科学素养,有持续创新的主动精神和智慧基础。

学神训练营

教育4.0对同学而言,落地的项目,是学神训练营。

它的目的,是直奔主题,发展出同学强大的学习和思维能力,成为出类拔萃的学习者。

解决了这个问题,高中各科自然迎刃而解。

目前这一训练营,包含两个核心训练内容:

  • 理科思维入门训练营
  • 逻辑思维进阶训练营

理科思维入门训练营

理科学习的高水平,意味着你能够搞定「3个理」。

在掌握真理(基本原理性质概念)基础上,通过层层的推理逻辑,实现对学科级别知识体系的有序管理。

验证你对「三个理」的掌控能力,最核心的方式,就是看你能否自行推导出学科知识体系。

因此,理科思维入门训练营,核心设计理念就是:

  • 作业任务:你需要基于人教版2019新课标A版高中数学第一册,建构起这一册的学科知识体系
  • 评测标准:你要能够徒手从头推导出这一册的核心知识体系
  • 学习过程:你需要按照通透学习战术的3个任务(理解、建构、巩固)进行,落实到「寻宝、连线、占领」3步游戏。
  • 学习工具:为了形象化高速度的建构,训练营会提供给你知识森林学习软件,你可以直接在电子教材上识别、创建知识点、建立关系,标注疑难、掌握度等。
  • 入门课程:你需要学习通透学习入门课程,从而掌握知识森林学习工具的使用

研发驱动的学习:在理科思维训练营的落地

这一训练项目,乃是研发驱动的学习之落实。

回顾我们谈到的布鲁姆分类法:

其中对于理科学习,上三层至关重要:分析、评估、创造。

为此,我们的学习战术体系,也就需要基于研发展开,以知识体系建设为中心,做好三件事情:

  • 理解学科知识体系
  • 创建学科知识体系
  • 巩固学科知识体系

这三个战术环节,每个环节的质量,对应着一个关键层次的学习活动:

学习战术环节 关键学习活动
理解学科知识体系 【分析】学科知识体系
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【创造】学科知识体系
巩固学科知识体系 【评估】薄弱环节,精准改进

因此各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,你就需要基于这样的思路,开始学习,持续的进行分析、创造、评估。这样不仅仅是完成我们的学习作业,更重要的拉动你的分析、创造、评估能力,从而实现整个学习和思考能力的进步。

自主驱动的学习:从依赖老师到自主掌控

在应试教育模式下,同学们的学习,整体存在相当大的依赖性,被动的依赖于学校的进度。

而理科思维入门训练营,是高度自主驱动的学习。

首先通透学习入门课程,是预先录制好的,布置了一系列的上手任务,让你能够上手知识森林学习软件。

而一旦上手,那接下来你就需要自行来对数学课本中的知识体系进行建构,持续的分析、创造、评估。

这个过程中,你可以参照老师提供的参考知识体系,对比你自己的版本,发现差异。

每学习一章,你需要自我进行分析评估,写一个评估分析报告,来审核自己的学习状况、分析弱点已经制定下一步计划。

有问题,你需要提问来获取支持。

你是学习的主人,你需要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,而不是等待什么时候上课。

为了让你能够实现自主驱动,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工具也是高度游戏化了,做成了「寻宝-连线-占领」的游戏,从而让你容易产生心流体验。

这样一种自主驱动的学习模式,也是训练营希望对你形成的习惯改变。这样将来你可以持续掌控自己的学习。

难点:清晰严谨的逻辑思考能力

在理科思维发展中,有一个核心难点,就是清晰严谨的逻辑思考能力之养成。

我们都知道,清晰严谨的逻辑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,那么为什么还是很难做到呢?

这就涉及到逻辑思考能力培养的难度,以及逻辑发展教学难度问题。

要理解这两个难度,首先让我们从一个问题开始:

既然逻辑能力很重要,为什么中学不开设专门的逻辑课程?

对于这个问题,研究理科教育历史,首先可以看到的是,其实数学科目,从希腊时代的1.0开始,它就承担了「发展逻辑思考能力」的任务。

顺便说一下,一个人有两大基础能力,沟通能力和思考能力。而从小学到高中,持之以恒的核心主科语文和数学,其实分别就承担了这两个能力的发展职能。语文的核心是培养沟通能力,数学的核心是培养思考能力。

那为什么用数学来作为培养思考能力的基础学科,而不是直接开设逻辑学呢?

这里首先大家需要理解,通常多数人说「逻辑思维」的时候,通常你的含义,并不单纯是本书思维金字塔中定义的一元「逻辑思维」,而是代指的整个抽象思维能力。

而抽象思维能力,建立在形象思维能力的基础上。

因此其实所谓的「逻辑课程」,要解决的是整个思维能力的问题。

然而思维能力作为高阶能力,抽象度高,需要大量的经验案例作为基础。如果你直接看逻辑类的书籍,发现很容易看晕。

越是抽象的知识、思维,越需要借助具体的、形象的载体、场景,来进行学习研究发展。

那么数理科目,其实就是这种「训练抽象思维能力」之具体领域、场景。

相比「逻辑」这个虚的概念,数字、几何、物体运动这些,对人类来说,已经是高度直观具体了。

在中小学数理科目中,隐藏了4代至关重要的逻辑思维训练体系:

  1. 数的整除与分数(数论的逻辑思维训练体系)
  2. 欧几里得几何学(欧式几何演绎推理逻辑体系)
  3. 经典物理学探索(基于归纳推理的物理研究、以及相关数学基础之函数、解析几何、微积分)
  4. 二次抽象之数学(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理论体系)

如果你理解、掌握了这4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,基于「真理、推理、管理」之思路去研究和思考,你的逻辑思维水平会很高。

但理想丰满、现实骨感,今天的中小学教育,从教材设计开始,就没能把这4代逻辑思维体系,作为核心教学目标。它们成为了碎片化的存在,大多数同学,都没能实现任何1代的体系化训练。

因此,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你的思维能力,我们首先需要了解,这4代隐藏在教材中的逻辑思维训练体系,要点所在。

第一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:数的整除与分数

我们前面谈到,在古希腊的「算术」,并不是计算之技术,而是类似于今天的数论,研究数的性质,是逻辑驱动的学科。

古希腊算数中一个重要的、易于入门的逻辑思维训练体系,是从「数的整除与分数」研究入手,以「素数与合数」作为核心概念的简单数论。

在沪教版六年级(上海实行五四学制,六年级是预初)数学教材中,前面两章是「数的整除」、「分数」。

这两章的内容,就是第一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的呈现。

我们研究数的除法运算,会有两种情况:

  • 能整除的
  • 不能整除的

能整除的相对简单,而不能整除的话,如何在无需引入余数概念情况下,简洁表示结果呢?就产生了分数。

因此这两章,其实对应的就是研究整数的除法运算,产生的两个分支。

  • 能整除的 => 数的整除
  • 不能整除的 => 分数

回顾前面我们谈到,古希腊人研究物质的时候,认为物质由一些基本元素构成,然后组合最终形成万物。

这种「基本元素、组合元素、万事万物」的思维模型,再结合除法运算,我们来研究一个数,例如63(在这里,63就是最终事物)。

63可以表示为7×9,那么7和9就是组成63的元素。

7不可再分,9还可以再分为3×3,到此为止无法继续分解。

3、7是构成63的基本元素,9是构成63的中间组合元素,63是最终事物。

推而广之,3、7这种,是形成数的基本元素,称之为「素数」(Prime Number),prime本身就有基本元素之意。

而9、21这样的称之为合数(Composite Number),composite是组合之意。

在数的整除研究中,我们运用「基本元素、组合元素、万事万物」的思维模型,对数进行分析分解,引入「因数与倍数」、「素数与合数」概念,进而产生「素因素」、「公因数与公倍数」等概念。

用积木的比喻,「基本元素、组合元素、万事万物」分别就是基本积木元素、组合积木元素、最终的积木模型。

在数的整除中产生的这套概念体系,在分数当中立即就产生了重要作用。

这一作用首先体现在最简分数,正是基于提炼公因数、抵消公因数,最终产生最简分数。

从元素模型角度,就是抽取中共同包含的组合元素、抵消,从而最终产生核心差异元素的表达。

后续分数加减法,也很大程度基于这些概念。

如果你理解了这样的思维,那么你可以把这两章的知识体系,从头推导出来。

而这个过程,也让你去建立知识体系、理解什么是「基于推导的学习」。

然而遗憾的是,今天的数学教学设计,并没有把这种「逻辑思维体系」清晰的呈现出来,并且作为教学的核心,把计算和概念体系混在一起。

其实真正要掌握的是概念体系,计算是简单的。

往往把主次颠倒了。

第二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:欧几里得几何学

最终欧几里得产生了平面几何学,可以说是理科教育1.0之精华大成。它有几个特征;

1)通过高度直观的几何图形,来训练高度抽象的思考推理能力

这要比上来一堆逻辑术语,入门难度容易多了。你高一看什么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」、「谓词」这种概念,是不是很头疼?

2)遵循「真理->推理->管理」之正向流程,发展你理解和实现「真理->推理->管理」之能力

欧几里得几何学,是基于5个基本公理、5个基本公设和22个基本定义(真理),层层推理产生一系列定理、结论等,形成庞大的、有序的知识体系。是演绎逻辑之经典。

因此你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的过程,正好就是「真理->推理->管理」思想之直观经典案例。

3)对体系的直观经验认识,发展整体思维

学好这个,你就有直接的经验,到底什么是基于真理和推理而建构起来的,层次清晰、可以有序管理的体系。

也就对「知识体系」甚至「体系」这个抽象而至关重要的整体思维概念,有经验基础。

4)严谨的推理过程,发展逻辑思维

在几何证明中,需要大量严谨的、线性化的因果逻辑推理。

5)蕴含的核心辩证思想、关键辩证元素

欧几里得几何学,是非常形象直观的案例,帮助你理解和掌握「演化与简化」、「已知与未知」,这两组对于解题、知识体系建设至关重要的辩证元素。

例如从一些基本的公理公设定义开始,层层演化出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。你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,就容易理解什么是演化。

如果你真正学好了欧几里得几何学,其实你更通用的解题、知识体系建设,有了一整套思维能力和经验基础。

所以欧几里得几何学,在西方文明史上,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发行量第二的书籍,它的发展思考能力的教育功能强大。

好啦,问题又来了。这一至关重要的逻辑思维体系,在今天的数学教材中,又是被弱化隐藏了。

你很难看到成体系的、层层推进的逻辑推理,欧几里得几何被碎片化。

「公理公设」这个亚里士多德提出、欧几里得采纳的原始概念,也看不到了。取而代的是「基本事实」。

固然教材这样简化有自身理由,但是最终导致逻辑训练体系的淡化,难以实现数学「高度发展逻辑」的目的。

只见树木、不见森林。

第三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:经典物理学探索

爱因斯坦说:

我们推崇古代希腊是西方科学的摇篮。在那里,世界第一次目睹了一个逻辑体系的奇迹,这个逻辑体系如此精密地一步一步推进,以致它的每一个命题都是绝对不容置疑的——我这里说的是欧几里得几何。

他还说:

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,那就是: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(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)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(在文艺复兴时期)。

第二代逻辑思维体系,是欧几里得演绎几何学。

而第三代,则是近代科学之探索,尤其是在近代物理领域,它的特色是基于系统化的实验、通过现象归纳找到因果关系。

在继承希腊演绎逻辑思想上,高度发展归纳逻辑之应用。

这种探索,早期探索的代表人物是伽利略(通过实验、获取数据、归纳规律)、笛卡尔(解析几何产生、几何问题代数化)。

而最为经典的则是围绕物体运动规律,展开的探索研究。这一研究概要的来说,至少有如下几个标志性的事件:

  • 哥白尼的日心说构想
  • 伽利略基于系统实验、观察等方式,归纳探索规律的思想
  • 第谷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、积累大量数据
  • 开普勒基于第谷的数据,研究分析、发现开普勒定律
  • 牛顿进一步的研究,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三定律

而在对物理运动的研究中,需要对物体运动建模、分析数据,这也需要数学的进步。

这当中至关重要的,是诸如:

  • 函数思想,函数作为分析数据、发现因果关系的数学工具
  • 解析几何,作为把空间位置和运动代数化函数化的手段
  • 微积分:进一步的分析理解运动

我们可以看到,围绕经典物理学探索的内容,其实横跨了中学数学、物理两大学科。

要真正理解第三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,实现逻辑思维发展,就需要打破今天中学教学的学科界限,回归当时物理探索的背景,从物理研究问题出发、思考,理解归纳逻辑、数据驱动的研究、以及数学工具。

否则出现的情况,就是同学只是了解片段,单纯的刷知识。却缺乏对这些思想之理解,例如天天在做函数题,总觉得这些玩意没什么用、只是为了考试。

以经典物理学探索为代表案例,背后的思想,是通过构想、推测、实验、观察,探索世界的客观规律,并且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。

从人的发展的角度,它提供了新的思想、工具,发展思考能力;从现实的角度,它让科技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加快,人类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能力,推动工业社会的变革。

对于第三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的学习,应该让你同时实现对自我思考能力的发展、以及对科技的理解和应用、甚至创造。

这也同时让你应该拥有,对科技的亲切感和热爱。

今天我们都知道,科技很重要。但往往是从一个被动的受益者的角度。学习第三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,你应该尝试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,回到中世纪的背景,去感受那种探索、创造,理解科技带来的巨大变革,成为一个对科技有热情有亲切感,走向成为科技创造者的道路。

第四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:二次抽象之数学

这4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,无论是从历史发展之演化,还是学习路径,大致上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掌握前面的,会让你有基础掌握后面的。

所以我们看希腊人,他们研究数字,还结合图形。他们也直接围绕几何形状这种直观具体的事物,进行推理证明。

这是在「借助直观具体事物、发展抽象思考能力」。

大致来说,前面3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,是「形象之抽象」,也就是基于形象化的具体事物,进行抽象思考。

  • 数的整除与分数:基于数的研究
  • 欧几里得几何学:基于图形的性质
  • 经典物理学探索:基于物体之运动

数字、图形、物体运动,相对来说是直观我们能够理解的、相对形象化的。(当然数字本身已经是现实数量关系的抽象,但这个抽象程度并不高)。

而高中数学上手就是「集合的概念」:

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,把一些元素所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。

注意这里,「研究对象」、「研究对象所组成的整体」都是抽象概念了。集合的定义,上来就是二次抽象。

然后基于集合的概念,定义了后续一系列内容。这种上手的抽象程度,要远远高于前三代版本。所以大多数同学立马水土不服。

从历史发展的角度,集合论和基于集合论的数学,大致是19世纪甚至20世纪的产物。

它的诞生,背景也是为了解决传统数学(包括希腊时代数学例如欧几里得几何学、近代数学诸如牛顿时代的函数微积分等)逻辑不够严谨的问题。

所以它的首要目标,是追求理论之严谨,而非形象之入门。因此抽象程度要比此前的数学都更高。

例如对函数的定义,初中是:

在一个变化过程中,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,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,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,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,把y称为因变量,y是x的函数。

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切入(背景是诸如物理运动研究),算是对「形象的抽象」。

高中是:

设A、B是非空的实数集,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,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,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,那么就称f: A->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,记作:y=f(x),x∈A。

这就直接从「集合」这个抽象概念,对函数进行定义了,抽象之抽象。

如果你对于第三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掌握优秀,理解当时的物理研究背景、研究思路、数学相关思想诸如函数思想,对于函数已经有了高度理解、有生动直观的经验感受。

而从第二代欧几里得训练体系中,你也充分感受、理解了什么是「严谨的逻辑思考」。

那么进入高中,学习用集合概念重新定义函数,其实是从「更严谨的逻辑」角度,以集合论为工具,重新来学习认识函数。

这就容易很多,你是在用「新鲜视角」(集合论、更严谨逻辑)对「熟悉事物」(函数、逻辑思考)进行深化理解。

然而如果没有第三代的基础,对函数这玩意缺乏了解,只是会刷题。那就完蛋了。

因为你是同时面对陌生抽象的三件事情:「函数」、「逻辑思考」、「集合论」。

你一个都不能形象化具体化,还同时面对三者的叠加,这个抽象度也太高了,搞不定正常。

推而广之,对于高中数学而言,如果你把握了前三代版本的要诀,得到了高度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。到第四代「二次抽象之数学」,你已经有了足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经验基础,理解这种「二次抽象」就容易很多。

但问题在于,大多数同学,从来没有经历前3代版本的充分训练。追溯根源,其实今天的中小学教材本身,也没能把这前3代的逻辑思维训练体系,设计得容易实施。

很容易造成碎片化的学习知识,而非系统化的发展思维能力。

所以大量的同学,上高中数学就歇菜了,彻底破产。再努力也就是几十分徘徊(总分150)。

其实并不是「高中数学特别难」,而是因为你一上手,很可能从小学开始,就用记忆、刷题的方式去干数学科目,只是越早期,科目逻辑复杂度不高,你这种刷熟练度方式容易造成假象,你学的还可以。

就像新冠疫情不是「突然爆发」,而是「潜伏已久」,只是看不到而已。

第五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:Logo编程语言

前面介绍了在中学数理学科中,隐藏的4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。

这4代体系,两代是古希腊哲学的产物;两代是近代科学的产物。

一直到今天,它们对于发展思考能力,都非常的重要。然而从教育的角度,要基于它们实现高质量的逻辑思考教育,所需要的教育门槛高。

而信息化革命的展开,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可能性。

在信息革命时代,对于发展逻辑思考能力,最创造力的,我觉得是派帕特的思想。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编程,提供给人们虚拟的世界,让人们可以用编程技术作为手段,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,拉动逻辑思考能力的发展、支持主动的探索式学习。

在「理科教育3.0」一章,我已经介绍过他的思想和教育创新。

派帕特,指出要通过更加直觉的方式,让人们产生学习动力,在学习活动中自然的去产生探索、去发展思维能力。

为此,他们设计了Logo编程语言和环境,通过「乌龟」这个视觉化载体,让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,学习探索思考。

Logo语言这个名称,就来自于希腊文logos(罗格斯:逻辑、思考之意)。

第六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:自动化工具创造

在学神训练营中,我在创造的,是第六代的逻辑思维训练体系。

这一训练体系概述如下:

基于Excel软件,以「创造高度自动化的科技工具」为核心作业任务,在创造过程中,拉动逻辑思考能力的发展。

它有如下特征:

1)以「创造高度自动化科技工具」为作业,这样让同学们有对科技的意识、亲切感,以及理解理科在改变现实的作用。

同时你亲自创造一个科技工具,这也会让你开始有直观经验,觉得自己可以将来成为科技创造者,而非单纯的是科技受益者。

对科技的热爱,是对理科的热爱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
2)形象化理解中学数学核心概念

Excel软件,乃是信息时代最普及、影响最广泛的数学软件。软件背后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基础,正是近代数学,例如函数、集合论、坐标系、概率统计等。

你使用软件开发科技工具的过程,也是形象的理解部分中学数学核心概念,从而能够运用它们解决问题、创造工具。

因此,在这个过程中,你可以奠基对数学核心概念的直观经验和抽象理解。回头再学中学数学的课本内容,就容易很多。

3)推动严谨逻辑分析、形成严谨逻辑链条

要让自动化工具正常运转,背后有一系列的、环环相扣逻辑环节,任何一个环节出错,你最终的结果就会出错,于是在工具界面上显示出问题。

这也就意味着,你的任何一个逻辑思考环节出错,概念理解不清楚,大概率会产生直接的反馈。因此也就让你快速意识到问题,从而研究思考分析。

而且软件最终结果出错,也就逼迫你立即改变,否则系统会持续出错。

而在传统的学习中,往往你的逻辑思考错误,并不能立即体现出来;或者哪怕你发现了问题,也可能逃避思考。

在6.0版本的训练体系中,这种「高度自动化流程化」的逻辑链条运作机制,会让你快速发现问题,并且改进,这样就持续拉动你的思考、研究、分析。

形成一个真正以高质量的思考,为导向的学习。

4)一系列的智力思考题,对现实建模,再产生数学模型

这一工具创造作业,你需要把各种工具中要解决的现实问题,进行抽象建模,产生数学模型,进而在Excel软件中把数学模型实现成为工具。

因此在过程中,你将会面临一系列的智力题挑战,分析现实问题、产生现实模型、将其数学化、实现之。

一方面高度有趣,一方面也训练你对问题领域的建模能力、把问题领域的模型数学化的能力,而这两者也是数理科目的基础能力。

例如数学中的应用题,首先是你要对问题进行建模,然后把问题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。

而物理题大多数也是如此,你首先要建立物理领域的模型,再把物理模型数学化。

在6.0版本训练体系中,提供了对问题领域建模、数学化的训练。而且因为它的形象化创造、逻辑链条的快速反馈机制、视觉化结果,让这种训练更高效而且有趣。

5)彻底干掉计算工作,让你聚焦逻辑思考

在今天的中学教材中,之所以难以实现逻辑思维训练的体系化,一个基本原因,在于掺杂了很多计算工作。

例如讲整数和分数,讲了概念,然后同学们就化很多时间计算分数的化简、乘除法之类。

可能你已经习以为常,但这就是问题所在。

从做事情的角度,一个阶段聚焦一个目标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,是更容易成功的。

你一会讲概念、一会让大家大量作计算,这就冲淡了「逻辑思维体系」的整体感,难以组织起层层推理的逻辑。

其实古希腊人,在研究数的性质的时候,就刻意避免计算。确保能把精力重点,放到对逻辑的理解和思考。

反过来我们今天的教材和学习,很多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,结果啥都没搞定。

好啦,在我们6.0版本的逻辑思维训练体系中,以Excel作为数学工具,实现了各种计算的自动化。你完全不用去做计算了,老老实实把所有精力,都放到对问题的分析、研究、建模,以及建立数学化的逻辑链条上。

6)前所未有的理科学习体验

基于前面的5个特征,这门课程,可以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理科学习体验。

用学员的话说:

第二部分感觉的确是开始难起来了,不过真的很有趣啊,不管是在学习的过程还是思考和设计这个工具的过程!相比下来,感觉平时学习过程中实在是太无聊了,就是各种公式,学习这个我从早上能不停学到下午~嘿嘿嘿~

今天的作业明显比昨天的难很多,视频讲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,但是作业花的时间比较多,需要我把前面的知识都掌握好才能完成后面的作业;题目出的很灵活,不是像之前我看的书或者视频那样依葫芦画瓢,而是需要真正理解才能够举一反三,融会贯通;最后一个作业题是关于「提取身份证中的生日信息」,我想了很久没想到,搜索了才恍然大悟;虽然题目需要花点时间做,但是觉得很有趣,越来越喜欢做这些Excel题目了。

谁说理科学习就是要吃苦、忍受枯燥?愉悦沉浸才是王道。

逻辑思维进阶训练营

基于第六代逻辑思维训练体系,在学神训练营项目中,我给各位同学提供了逻辑思维进阶训练营。

在这一训练营中,不仅仅是严谨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,而且你将会体验到创造、分析、思考的乐趣,感受到科技的价值、体会到为什么要理解概念、如何才能理解概念。从而激发对理科的真正兴趣和热爱。

你将会见识到,什么是真正高水平的理科教育和理科学习。

否则你总觉得,多刷题、什么题型都见过、有丰富经验,才是学习的王道。

你觉得提高成绩的办法,就是刷题和补习。如果刷题和补习之后不好怎么办呢?刷更多的题、找更好的补习老师或者更1对1的补习服务。

你总觉得要坚持吃苦,要忍受枯燥。

你的眼界就是那个层次,再努力往往就那样了。

《庄子·秋水》中说:

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;泾流之大,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。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,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。顺流而东行,至于北海,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叹曰:「野语有之曰:'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者。'我之谓也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,而轻伯夷之义者,始吾弗信,今我睹子之难穷也,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」

北海若曰:「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今尔出于崖涘,观于大海,乃知尔丑,尔将可与语大理矣。」

河伯以前「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」。看到大海,有了新的见识,才有了触动。

所以北海若说:

对井里的青蛙不能够与它沟通讨论关于大海的事情,是因为井口局限了它的眼界;夏天的虫子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,是因为它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;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道理的问题,是因为他的眼界受着教养的束缚。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,看到大海后,才知道你的不足,这就可以与你谈论道理了。

元稹说「曾经沧海难为水」,也就从这段故事而来。

回到高中,无论是学生、老师还是学校,大多数时候,都是局限在「刷熟练度」这个圈子里,努力然而没多少收获,上限低。

所以我的建议是,学神训练营这两门课,你最好是先上「逻辑思维进阶训练营」,感受什么是充满科技感、创造性、智力挑战、愉悦感的现代化理科学习,同时强化你理解逻辑概念、建立逻辑链条的能力,顺便把数学的核心概念真正形象化的建立起来。

在此基础上,再启动「理科思维入门训练营」,用武装起来的逻辑思维、数学概念,进行数学知识体系的推导,建立理科学习的基本功。

先经历理科教育4.0的「沧海」,再看2.0版本的「江河」,你的学习和人生,就有根本的改变。

就像《教父》里所说:

能够30秒洞察真相的人,注定拥有不同的人生。

阅读训练营介绍,开启你的理科新旅程:理科冠军训练营介绍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