逻辑思维

逻辑思维:爱智求真、探索规律

逻辑这个词(logic),源于希腊文的logos(逻各斯),logos指的是内在的规律和本质。

所以我们讲要理解事物的逻辑,往往等同于理解事物的规律。

概要的说,逻辑思维观的核心,就是从「寻求规律」的角度,来看待事物和问题。

而要做到这一点,在情感上就需要有探索规律的热情。

民国科学家丁文江说:

科学是教育和修养最好的工具,学科学的人有求真理的能力,而且有爱真理的诚心。无论遇见甚么事,都能平心静气去分析研究,从复杂中求简单,从紊乱中求秩序;了然于宇宙生物心理种种的关系,才能够真知道生活的乐趣。

从这一点来看,熟练学习观的基本问题,就是忽略对规律的探求,只想要「记住」和「能用」,停留在事物的表面,非常肤浅。

而「热爱寻求规律」,会引申出5种思维。

引申思维1: 寻求建立联系

所谓规律,是事物之间的联系。

因此如果你要追求规律,自然的就会关注事物之间,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。

乔布斯说:

创造力就是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。当你问有创意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,他们会觉得有点点负罪感,因为他们并非真的「做到了」,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些联系。有些事儿对他们就像是显而易见的。这是因为他们能把种种体验关联起来,并吐故纳新。他们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们有更多的体验,而且他们思考这些体验比其他人更多。

而在应试学习中,严重缺乏对关系的探索。

例如为什么你不理解呢,往往就是没能把新知识跟旧知识、或者日常经验联系起来。

而熟练学习观对这个问题,看法就是「先背下来」、「能用就行」。

长期下来,就阻碍了人对联系的探索。

因此在学习上,要树立逻辑思维观,你需要从今天开始,就持续开始提问:事物之间有什么关系。

落实到高中教材学习,一些基本问题就是:

  • 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?
  • 本章本节的知识,相互有什么联系?
  • 本章本节的知识,跟此前学过的知识,有什么关系?

引申思维2: 追求因果关系

事物间有两种基本的关系:相关性和因果性。

相关性是很宽泛的,只要两个事物有联系,他们就有相关性。

而因果性要严格很多,如果A导致B,我们才认为他们有因果性。

在理论世界中,例如数学,容易有100%的因果性。而现实世界,很多时候100%的因果很难,因为影响因素很多。但如果A能大概率的导致B,往往我们也认为是具备因果性。

对我们人类的头脑而言,有意识和潜意识。

潜意识的运作方式,是基于相关性的。例如「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」。

从因果性角度,你看到井绳根本不应该畏惧。因为这玩意不能来咬你。

为啥我们会有这种反应呢?

因为我们看到井绳,潜意识会联系到蛇的形状(相关性)。而从蛇的形状,有可能联系到被蛇咬过的情感体验,于是畏惧感产生。

在这里,基于相关性的潜意识运作,产生了一个情绪触发。然后我们意识介入,思考分析因果性之后,觉得没啥。

尽管相关性的判断是错误的,但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,那就是相关性判断非常快速、而且节能。

因果性的分析,是人类大脑意识独有的功能,需要高阶逻辑能力的介入。

而逻辑思考功能,运作是非常耗费能量的。我们思考久了很容易累,就是因为太耗能,系统强制要你思考下线。

但潜意识的相关性判断,则可以用非常低的能量长期运作。比如你走路看到行人,自然就躲避。完全不用因果分析,直接潜意识完成。

我们看熟练学习观,其实就是从相关性的角度,来进行学习绩效的改进。

你不需要理解,只要看到一道题,本能的产生条件反射,觉得它该怎么做,那就行了。

本质上,走熟练路线,其实你的角色,跟巴甫洛夫的狗没啥差异,就是在做基于熟练度的相关性强化。

但即使单纯从学习绩效的角度,如果知识点越多、关系越复杂、组合可能性越多,驯化你产生简单条件反射,那种训练量可能就成指数增长,你就完蛋了。

这是为啥很多同学小学成绩还可以,到中学就不行了;初中还可以,到高中就不行了;高中还可以,到大学就不行了;大学的优等生,出了社会就不行了。

因为往往越到后来,世界的复杂度急剧上升,你靠简单的表面相关性判断,根本就不足以应对。

越复杂的世界,你越需要理解,驱动这个复杂世界背后的原因,把握因果关系。

思考题:准高中生如何预习高中数学

在知乎上我看到一个问题:「准高中生如何预习高中数学?」

提问者说:「即将进入高中,我开始预习高中数学,把高一数学教材翻了一遍,觉得头大完全看不懂,应该如何预习呢?」

看了一下各种回答,大致分为两种类型:

  • 称赞这位同学很认真努力,说坚持看下去就有收获,要做笔记等等
  • 推荐各种参考教辅资料,说这些教辅更全面

头大完全看不懂,是高中数学教科书这个世界,对他已经太复杂了。

那么如何简化呢?

我们就需要去探索,到底这个复杂的世界,是如何产生的。

那么高中数学教材,高中数学课程,又是如何产生的呢?

也就是说,导致「高中数学课程/教材」的原因是什么呢?

如果你顺着这个思路,那就会上溯到一个东西,就是教育部颁发的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》。

我们在教育部官网(moe.gov.cn)搜索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」,会发现相关的方案文档:

点击进入网页,下载相关文档解压,里面就包含了各科包括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。

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》这份政策文件,规定了高中数学课程的指导原则、教学目标等。

各地的高中教科书,都是需要遵循这份课程标准,来进行设计的。是对其中标准的具体化。

例如下面,是关于对集合部分的掌握要求:

上面这一页左右的掌握要求,落实到教材上,可能就落实、拓展成一章或者半章的内容了。

越是宏观的,越简洁。而越是往下走微观的,就越具体。

如果你是先看了课程标准,然后再看教材,就清晰很多。

就像地图在逐层次展开一样。

当时我让一位同学和家长看了课程标准,他们说:「这个掌握要求部分可以打下来,一条一条对照是不是掌握了,这样清晰很多」。

教育部的课程标准文件,是公开的。然而老师和同学,很少有人会去思考:

  • 为什么高中课程/教材会这样设计呢?
  • 导致他们的原因是什么呢?

顶尖的学习者,喜欢为「为什么」。为什么其实就是在上溯原因。

而应试学习观呢,典型的思维就是「别管为什么,会背会用就行」。

所以长期受到应试学习观熏陶的人,从发展的角度,比一张白纸的娃更糟糕。

比如儿童,天性就喜欢问为什么,尝试去探索因果关系。反而应试教育,在这方面是一种毒害。

引申思维3: 明确因果链条

如果我们关注对因果关系的探索,遇到一件事情,往上追溯原因,往下推演后果,最终会明晰因果链条。

所谓因果链条,是指一系列「原因->后果」构成的逻辑链。

对于A、B、C,如果A导致B,B导致C,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构成了A->B->C的因果链。

为什么因果链这么重要呢?

有句话说:

智者畏因,愚者畏果。

这里的「畏」,可以理解为「敬畏、重视」。

这句话的意思是,大多数人,重视的是那个后果;而有智慧的人,重视的是那个原因。

例如从学习的角度,大致有如下的因果链:

指导思想领先->战术打法领先-武器装备领先->知识体系领先->解题轻松愉快->成绩优异

这条因果链拆解开来,大致就是:

  • 解题是因,成绩是果
  • 知识体系强大是因,能够轻松解题是果
  • 学习战术打法是因,知识体系是果
  • 指导思想是因,战术打法是果

大多数同学,最看重的是「成绩」,最终的那个结果。

例如,在数学学习中,背公式是超级糟糕的习惯,因为背说明你没有理解、不能推导。

但是老师、同学往往觉得「先背下来能做题就行了」。

但你都没理解,能做题又怎么样呢?

大不了你的考试成绩会好看一些。

然而,大多数日常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呢?不就是为了评估你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吗?

本来没搞清楚公式的,如果不背,考试成绩也能反应出来。

但你背了,测试不出来问题,「成绩」这个结果看上去还行,但前面那些「原因」的问题,却被掩盖了。

再比如,你的知识掌握度不行。而之所以知识掌握度不行,是学习方法有问题。

大多数老师、同学,敬畏「成绩」这个结果,却不尊重「思维、方法」这些深层次的原因。

所以他们持续搞不定。因为那些导致结果的原因,从来没有改变过。

还会持续产生大量没法理解、只能记忆、生搬硬套的知识。

真正有效的,是直接在深层原因上努力,从而实现一劳永逸的效果。

要做到这一点,就需要把握因果链条。

引申思维4: 做事流程严谨

理解了因果链条,明确了什么样的原因,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。

逻辑思维观强大的人,往往做事情就会遵循因果链条,流程严谨,循序渐进。

在知乎上有大量的学习问题,都是关于「针对数学学习请推荐好的教辅」。

其实从因果链条来说,这就存在问题。

之所以我们称之为「教辅」,是因为它是辅助教材的。

也就是说,教材是因,教辅是果。

「愚者畏果」,大多数人,本能的想要更快的得到结果,因此会往因果链条的下游走。

然而,「智者畏因」,有智慧的人,反而会追寻教材的上游原因。

如果你顺着这个思路,教育部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,就会浮出水面了。

因为这个标准,才是指导高中数学课程设计、数学教材编写的宏观指南。

它是「教主」,主导教材设计和高中教学。

其实在教科书里,已经写的很清楚了。

我们看新课标2019高中数学A版教材必修一,在「本册导引」中,第一句话就是:

本书根据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(2017年版)》编写。

如果我们把握了教材的上游原因(课标),这三者就形成了如下的因果链:

教主(课程标准)-> 教材(服务于课标,课程标准的实现)-> 教辅(服务于教材,帮助理解掌握教材内容)

如果你要学习高中数学,那么也就应该遵循这条基本的因果链条,层层推进。

这样层次感就出来了。

而大多数同学,缺乏严谨的逻辑思考习惯,很容易跳跃。

通透学习3步游戏:一次搞定的因果链条

在第一部分,我们讨论了通透学习的3步游戏。

  • 寻宝游戏(识别创建知识点)
  • 连线游戏(识别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、提炼知识脉络)
  • 占领游戏(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度、实现对知识地图的全方位占领)

这个3步游戏,也就形成了一个能够实现高度掌握的因果链条。

识别创建知识点->[散点知识地图]->提炼知识关系与演化脉络->[知识脉络地图]->评估和提升知识掌握度->[知识掌握度地图]

这3个步骤,每一步都会生成知识地图。这些步骤和知识地图,也是环环相扣。

例如没有第一步识别创建知识点,就没有散点知识地图。而没有这张地图,后面的也就无从谈提炼知识关系,对知识点进行连线。

我们如果确保每一步高质量完成,那么最后就能得到高质量的结果,也就是对知识体系的高度掌握。

而反过来,今天大多数同学看上去每天刷题,却收效甚微,是因为他们跳跃了。

比如知识点都不能识别出来、准确的命名,就已经在刷题。

因为连知识点都没搞清楚,所以哪怕题目错了,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知识点出了问题。

跳跃的后果:知识点不牢靠大而化之

暑假里,我辅导了一个高二同学的学习。

他在疫情之前还勉强跟得上学习,疫情后就彻底放飞自我了,成绩大幅度下跌。

我让他把最近的试卷拿出来分析,看到这么一道题目。

我就问他,你怎么看这道错题的。

他就说,这道题我填B是错的,正确答案应该是D。

他本能关注的还是那个「结果」,缺乏对「原因」的反思。

于是我就进一步提问说,你觉得这个错误到底是错在哪一个知识点?

他想了想,说不出来。

注意了,这里对应到我们通透学习3步游戏的第一步:寻宝游戏(识别和创建知识点)。

寻宝游戏当中有一个基本的动作,就是你需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命名。

你叫不出名字,意味着对这个知识点是缺乏基本认识的。

过了一会,这位同学就说我大概知道这个知识点是啥,我翻书给你。

他就哗啦哗啦开始翻书,翻到了三角函数这一章。

最后指着书里面的一个内容说,就是这个知识点。

我就问他,那你觉得这个知识点叫什么名字?

本身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是比较长的,需要用名字来做更精准的概括。

他想了一会儿说,这应该是「任意角」。

我就翻到课本的前面一页,问他说,那你觉得这个知识点叫什么名字?

他就愣住了,不知道该怎么区分这两个知识点的命名。

我就回到他指出的第一个知识点,来提炼这个知识点的内容,对它进行命名。

把它命名为「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」。

命名这件事情,本质上就是让你更深入的去理解知识概念,进行提炼。

但其实除了这个知识点,这道题目还涉及另外一个知识点。

就是「角的概念的拓展」。

在初中,我们对角的认识都是在360度以内的,而到了高中这样一个概念拓展了。

如果对角的概念拓展有清晰认识的话,看到这道题目就很容易识别出来。

我们前面讲的这两个知识点:「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」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性的知识点。而「角的概念的拓展」,是描述的概念的演化过程,是一个过程性的知识。

从这一个案例,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演化脉络特别重要,因为它是知识体系的发展规律。

你把握了发展的规律,才能更清晰的把握整个知识体系。

引申思维5:分解细致精准

在思考、做事上的逻辑严谨,会落实到分解的细致精准上。

用数学学习为例,到底书本上有哪些知识点,这些知识点之间又有什么关系。

如果你逻辑思维观很强,那么就会追求细致、精准的分解,而不是大而化之。

反之,对于知识点、以及知识关系,那通常就只有模糊的认识。

以数学为例,什么是对知识、概念有精准的理解呢?

最基本的,你看到一道题目,就能够清晰的说出到底这考察的是什么样的知识点,能够命名这样一个知识点,以及知道到底它出现在课本的什么位置。

要能精准的定位到具体的章节页面。

这就像送快递,我们需要精准到门牌号码一样,否则只知道这个快递送到上海徐家汇,那也难以实现使命必达了。

这里有一道简单的测试题,大家可以看看,这里面包含了多少个集合里面的知识点。

大多数同学可能只能看到一个,就是「交集」。

但这里至少还有其他两个知识点。

一个是「集合和元素的字母表示」:

另一个是「集合表示的列举法」。

这两个知识点,出现在高中数学课本的第一节。

虽然你应该已经无意识的在使用这两个知识点了,但是并没有一张精准的知识地图,对这两个知识产生清晰的觉察。

缺乏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全局把控。

这就像你去旅游,看上去走了一条路线,但中间你到底都经过了什么路,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目的地的,其实很多时候你是并没有明确的觉察的。

同样的道理,这个知识体系到底怎么一层一层建立起来的,逐渐产生了哪些知识点,你也没有觉察。

没有清晰的掌握知识体系建构的逻辑链条。

每天你都坐地铁,从人民广场到徐家汇,但不代表你掌握了上海交通,这是两件事情。

可能你只知道这两点一线。

你会做题也不代表你掌握了知识体系。

反过来你掌握了知识体系,自然你就会做题。

跳过理解和建构的学习,就像尿尿团

上面案例中的这位同学,他每天的压力非常大,因为高二的科目很紧,他上课已经跟不上了,但是还在继续跟着上课的进度。

如果高一的这些基本知识点都没掌握,你可以想象高二的节奏,他怎么能跟上呢?

在旅游里面有一个词,叫做尿尿团。

就是大家出去旅游,跟着旅行团,一路打卡各种景点,每个景点下来就咔嚓咔嚓拍照,然后到下一个景点继续拍照片。

缺乏对旅途的理解和体验。

大多数同学,学习上也是这样的尿尿团风格。到景点拍照(上课记笔记、下来反复刷题),上个厕所,继续赶路(继续记笔记、刷题)。

看上去每天很忙碌,不是在旅游(学习),就是在旅游(学习)的路上。

你让他们看了8个景点,回头问他第一个景点第二个景点是什么呀?中间看到什么东西,有什么样的体验?

他们往往说不出来多少,只能给你看照片。照片这个外部的玩意儿,就代替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和理解。

对同学们来说也是一样的,你做了一堆笔记、刷题一堆试卷,然而内心对知识建构的旅途,是空白的。

你总是被动的被导游(老师)带着走,只看到了一个个景点,却没有自己的地图和路线。

缺乏严谨逻辑的常见表现:知识点分解不够细不具体

再回到前面这位高二同学,我继续看他的试卷错题。

我看到另外一道题目,这道题目其实是在考察的初中的知识。

我就问他,这道题你觉得是错在什么知识点呢?

他说哦,这个是「函数的变换」。

我说虽然吧,这题目的确跟「函数的变换」相关。但是函数的变换是一个非常粗的概念,下面有各种情况。

到底它是哪一种类型的变换呢,请精确到更具体的知识点名称。

然后他想了想说,就是函数的变换啊。

我跟他说这道题里面至少涉及到两种变换,一个是函数的平移,一个是函数的拉伸。

然后我就问他函数的平移是在什么时候学的,什么章节学的。

他说这个学过吗?没有学过啊。

我就找了一个初中数学的目录,然后定位相关的章节给他看。

看到了,他说哦,原来是真的学过的。

你看这就是打酱油的旅游团,自己到过什么景点自己都记不得了。

哪怕拍了很多照片,做了很多题。看上去累得要死,还是什么都没真正留下。

忙乱时刻的两种本能反应

前面我们谈到「智者畏因,愚者畏果」。

在学习紧张忙乱的时候,这两种人的差异,会更明显的体现出来。

比如前面的3步学习流程(寻宝、连线、占领),形成了一个学习过程的因果链条。

对于一流的学习者,当他们面临重大挑战、时间紧迫的时候,往往反而会更关注按照因果流程做事,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搞定。

因为时间太紧,容错空间很低,反而要确保每一步做好,避免浪费。

这就像不大会的题目,时间紧迫,你还是需要进行分步运算,这样一步一步不容易出错。如果跳了,反而更可能啥都没了。

而大多数同学,就更加急迫的想要跳跃,直奔那个结果。

因为他们觉得没时间了,只有结果才是最重要的。

最终往往是他们总觉得自己很忙,没时间从原因入手,只能直奔主题。

最后啥都没搞定,还特别焦虑。

引申思维6:溯本思维

如果我们热爱探索规律、上溯原因,一层一层的求因,到最后,就会追溯到这个领域、甚至跨领域的本质规律了。

当你养成了这种一层层追溯到本质,然后从本质规律、原因出发去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时候,溯本思维观也就形成了。

在一次对Elon Musk(特斯拉创始人)的访谈中,Musk谈到了他思考重大问题的方式: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(第一性思考)。

这个概念,最早是亚里斯多德提出来的。他说:。

在任何一个系统中,存在最基本的原则、原因、知识、假设或者科学事实,是认识的出发点,不能被省略,也不能被违反。

亚里士多德认为,需要从这些最基本的命题、假设出发,开始建构起思维体系。

对第一性思考,我翻译为溯本法,与之对应的是Analogy(类推法)。

所谓溯本法,简单的说,就是从追溯到事物最基本的原理和法则,然后以之为出发点进行推导的思维方式。

而所谓类推法,就是其他人或者其他事物是如何如何,所以我也要如何如何。事情某些表面上看上去类似,所以其它方面也应该类似。

比如炒股,类推法的逻辑是:股市上涨,隔壁老王都赚钱了,凭什么我不能赚钱,于是就开干。

再比如传统中医有个说法,对于乳汁淤积的产妇,穿山甲可以通乳。为什么呢?穿山甲打洞可厉害了,以此类推,山都能打通,那么通乳更算不了什么了。

落到学习上,就是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,所以我也这么做;别人上一个培训班,你就要上两个培训班。

而溯本法的逻辑是,探索股票的原理,搞清股票涨跌的本质。例如如果搞清楚买股票其实是买公司未来价值,那么就关注于「什么企业在未来有高度的价值」。巴菲特、查理·芒格的投资理念,就倾向于从本质出发,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。

转变思想:从愚者畏果到智者畏因

在变革中,最困难的往往不是后面的行动,而是第一步:改变思想。

今天同学们尽管投入大量学习时间,但成绩不佳,基本原因就在于思想的落后,而「重果轻因」是这种落后的深层次根源。

因为过度关注结果,成绩支配了你的学习,对成功的关注取代了对成长的投入,你只看到知识外部的用途却忽略了知识内在的结构,你有大量的时间刷题求果,却缺乏思考分析求因。

你需要把注意力投向学习因果链的上游,高度溯本,重新认识学习,发展出通透学习的能力,建构强大的知识体系。

你要从一个毛躁焦虑追求结果的人,变成沉着冷静追求真理的人。

要破除愚昧,要发展智慧,要穿越现象的迷雾,看到底层的因果。

就像《教父》里说的:

能够30秒洞察真相的人,注定拥有不同的人生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