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科学习需要哪些思维能力
在第一部分「理科学习观」,我们讨论了要实现高水平理科学习,所需要了解的原理、掌握的方法。
要高质量落实上述方法,需要思维能力作为基础。而反过来,进行理科学习,一个核心目的,也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。
第一部分核心主题是「学习」,第二部分核心主题是「思考」,这两者,本来就是相辅相成。
要在理科学习上通透,需要整体思维能力的出色。
上述思维能力,相互影响,构成了我们思维体系。
我们的人生,有三件事情:
- 感受世界
- 理解世界
- 改变世界
对这三件事情,对应着三种类型的思维能力:
- 感受世界 => 形象思维(关注经验、直觉、感受,注重建立经验、形象化的意识和能力,产生听觉、视觉、触觉、动感等)
- 理解世界 => 抽象思维(从形象层面升级,产生抽象概念、模型,理解形象背后的抽象规律)
- 改变世界 => 创新思维(打破常规、创造出新事物、新观念、新科技)
这三种类型的思维能力,阐述了能力问题。然而,为什么人们要去感受、去理解、去改变?
这就涉及到动机问题。
人的内在驱动力,跟主动思维的关系密切。强烈的好奇心、探索欲、追求卓越的精神、高度责任感,这些往往都是高度主动心态的产物。
没有高度主动的思维,那么就容易停留于表面,被动的接受现状、服从安排。比如老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,不会就死记硬背,缺乏深入学习、思考的动机。
我们看学习顶尖的人,往往他们主动性强,不是因为「老师、爸妈让我学习」,而是自己就想要学习爱学习。
他们也有自己的学习思路、打法、规划,不会盲目遵循老师、学校的安排。
他们不满足于答案,而是会提出各种问题、去探索研究。
这些,都是高度主动性的体现。
三个层次的抽象思维
在抽象思维的范畴,又有三种思维:
- 逻辑思维(一元思维)
- 辩证思维(二元思维)
- 整体思维(多元思维)
一个常见的误区是,把「逻辑思维」等同于「抽象思维」。
真正顶尖的抽象思考、把握本质的能力,是需要上述三者的共同作用。
我见到一些顶尖高校的同学,他们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进入一流学校的,逻辑思考能力不错。但是缺乏大局观,容易钻牛角尖。
单从他们的那个逻辑链条看吧,未必有问题,推理链条严谨;但整体思维欠缺,难以把握整体形势,最后还是搞不定。
这背后是整体思维、辩证思维的缺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