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象思维

形象思维不过关,是理科学习的普遍瓶颈

形象思维能力,包含两部分内容:

  • 意识层面:关注重视生动、具体、直观(形象化)的经验和感受
  • 能力层面:善于捕捉、获取、创造生动直观具体(形象化)的经验和感受

一个普遍的迷思是,大多数人认为,中学数理化成绩不佳,是逻辑思维差,因此导致理解水平不够。

其实中学数理化,从高考的角度来看,对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要求并不高。

例如数学135水平,需要的逻辑能力,是大多数同学经过基本训练,没有特殊难度就足够的。

中学理科学不好,首先遇到的瓶颈不是逻辑思维,而是形象思维。

作为自然界的高等级兵种,人类这种生物进化出来了独特的功能:大脑。而基于大脑,我们又产生了特殊的能力:创造和理解各种抽象语言。例如文字、数学公式,都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语言。

抽象思维,是大脑的功能。

然而,要让抽象思维工作,我们往往还需要具体的体验、感受,而这就需要依靠生物的原始功能:视觉、触觉、味觉等。

在理解世界之前,我们先要感受世界。

理解能力跟抽象思维密切相关,而感受能力则跟形象思维密切相关。

数学常常是学渣的噩梦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数学本身是高度抽象的,我们看到各种公式符号,也许连基本的意思都没搞懂,更别说他们背后的意义,与现实的关联。

所以在大脑中,没有与这些抽象语言对应的基本体验,也就谈不上理解和掌控。甚至反过来,久而久之就产生恐惧感。

而形象思维水平高的人,会主动的寻求建立形象化。

本书前面谈到,上个世纪,有位全国特级教师马芯兰,她在小学数学教育方面卓有成效,经验总结为了「马芯兰教学法」。她的实践中,就包含强烈的形象思维。

举个例子,今天我们对111这个数字中,三个1所代表的不同含义,已经很清楚了。但是想想你作为一个几岁的小朋友,在最开始接触到数学进位制计数法是,会很容易搞清楚十位上的1还是个位上的1有什么区别吗?

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概念,马芯兰设计了一些滚筒,把它们排成一行。最右边的代表个位,然后是十位、百位…

然后用小棍子代表1,放到个位筒里。当有10个棍子的时候,就把它们困成一扎,放到十位筒里。这样一来,就直观表示了十位筒的「1」和个位上的「1」的差别。让学生对于进位制有了直观的认识,从而在符号语言与具体感觉上,建立起了桥梁。

而其实只要对进位的理解突破,小学前三年级,基本上也就是一路平川了。

有个基本的数学思维叫数形结合,背后也蕴含着形象思维的理念。

所以「数形结合」,在学习数学中是一条基本的指导原则。它其实就是形象化思维,在数学学习科目中具体应用。

对于形象思维能力出色的人,他们遇到抽象概念,本能就会去建立直观经验、感觉联系。

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这种形象思维的基本意识,所以他们会接受概念和感官脱节的状况,生硬的记忆套用,而不去寻求解决形象体验、直觉问题。
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缺乏形象直观的经验、感觉作为基础,你的抽象思考引擎是开动不起来的。

再比如物理,很多时候同学其实卡在一个地方,就是难以把文字描述,转化一个头脑中可以理解的生动场景,例如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境。

在中学学习中,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,一些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头脑聪明、思考敏捷的同学,也卡在数理科目上。

往往他们形象化这一步就没过去。

案例:高形象思维水平的对话

上次有位学习者,在使用知识森林学习软件。问我一个问题:

软件里有两个概念:项目和卡片空间。我觉得不太理解,你能举一个现实中的比喻,类比它们之间的关系吗?

我想了想说:

想象你去吃自助餐。卡片空间就像选餐的地方,啥菜都摆在那里,你可以挑。但菜太多了,不可能什么都吃,也够不着。

而项目就像是你的餐盘,你到选餐的地方把菜选出来,这样准备开吃。

他就说「这下我懂了」。

你看,他问这个问题,是主动的想要把这两个抽象概念形象化,因此要求我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比喻。

体现出意识层面的水平,关注重视形象化的经验和感受。

而我真能快速的给他想出一个比喻,这是我的形象化能力。也是基于长期具备形象化意识,持续去捕捉、获取和创造形象化经验感受的沉淀。

案例:知识体系的具像化

我们都知道,学习是要建立起强大的知识体系。

然而知识体系看不见摸不着,也就难以提升。

如果你的形象思维能力强,那自然就会引出一个思考:如何让知识体系看得见摸得着呢?变成一个具像化的事物?

这里最简单的手段,就是在纸上推导知识体系,画出来。

但因为纸张大小的限制,面对学科级别的知识体系网络(几百甚至上千知识点),那就完全无能为力了。

前面介绍的知识森林学习软件,从形象思维的角度,就是在用数字化手段,来实现知识体系的形象化。

而且这里面有好几个层面的形象化:

1)知识体系的形象化(最早我用长方形代表知识点、椭圆代表案例、联线代表关系,这样知识体系就看得见摸得着了)

2)知识体系建构动作的形象化(在软件中创建知识点、在知识点之间进行连线),这样不仅仅是静态的图像,而且过程动作也形象化了

3)脉络线的形象化(用粗线条表示关系脉络线,这样关系的重要程度也形象化了,就像公路网络中的主干线和次要线路)

4)掌握度的形象化(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掌握度,例如一种方案是,模拟交通中的红灯黄灯绿灯,来表示不同知识点的掌握度,绿色表示充分掌握、黄色表示存在问题、红色表示问题严重)

5)更进一步的,用战争、战略游戏的概念来生动化形象化学习(用城堡的图标表示知识点、塔楼的图标表示案例题目、高度掌握之后在城堡边显示红旗,这样知识地图,感觉就像是战争、战略游戏中的全局地图)

案例:有理数和无理数概念的形象化

形象化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,是去探索概念知识背后的故事、案例。

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概念,有什么样的背景?它的用途是什么?

这样也是在把一个抽象概念,还原到它产生的环境中,从而使之具体化。

例如,初中数学上来就引出了有理数的概念,又来又引出无理数。

到底为什么要叫做有理数和无理数呢?有什么背景呢?

我以前研究挖掘这两个概念的背景,挖出了一桩谋杀案。

公元前500年左右,希腊发生了一起谋杀案。一个人因为解出了一道证明题,被扔到大海里,灭口了。

为什么做对题了,要被灭口呢?

这道题目证出来之后,引发了一个惊天的危机。以至于人们决定杀人灭口,以掩盖可能出现的更大的后果。

理解了这道证明题,以及它引发的惨案,你不仅仅是理解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来历,对理科学习的意义和打开方式,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
算术不是算术

我们对数学的学习,是从算术开始的。

「算术」这个词,源于中国,我们古代就有「九章算术」一书。顾名思义,算术就是计算的技术,一种技能。这也是小学阶段,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。例如加减乘法的计算。

概括而言,在中文语境中,「算术」非常明显的指向技能。

在古希腊,柏拉图提出了「七艺」的概念,也就是教育的7门科目:算术、几何、天文、音乐,以及文法、修辞、辩证法。

问题来了,这里我们讲希腊的算术,对应着英文的arithmetic,它的核心其实并非计算的技术。

对这个词,英文词典的解释是「the branch of mathematics dealing with the properties and manipulation of numbers」,大意是,研究数的性质和操作的数学分支。用今天的数学学科分类而言,它更倾向于数论。

从这个角度,arithmetic更多的是一种智能,关注的是理解数的性质、数的操作。

然而最终,在翻译的时候,「arithmetic」成为了「算术」,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,给人造成了自然的误导。

这一误导在数学教育上的体现,就是学校、老师关注计算,却忽略了让学生充分理解、研究数的概念、性质、关系。这一问题在初中一年级,有个明显的表现,就是一大堆学生,都不理解到底什么是「有理数」,什么是「无理数」。

毕达哥拉斯学派

在古希腊,谈到对算术(arithmetic)的研究,就需要谈到毕达哥拉斯学派。

毕达哥拉斯诞生于靠近小亚细亚海岸的萨摩斯岛。在四处游学之后,他成立了一个兼具宗教、科学、哲学性质的帮派,也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。

这个学派有人员的限制,内部传授知识,并且对外保密。

毕达哥拉学派有一个基本信仰:万物皆数。他们相信数代表了真理,可以解释万物。

可能他们的信仰,更进一步。亚里斯多德说,毕达哥拉斯学派,把数看做真实物质世界的最终组成部分(类似于今天科学中的原子概念了)。

在那个时代,人们认识的数,是像1、2、3这种我们日常经验可以感知的数,也就是整数(严格的说正整数)。

所以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,任何事物,都可以表达为整数,或者整数的比。

对数的研究

基于他们的信仰,毕达哥拉斯学派,对数作了很多研究。

例如,他们经常把数描述成沙滩上的点或小石子,根据点的形状,对数进行分类。

对于1、3、6、10这样的数,他们称之为三角形数,因为这些数可以摆成正三角形:

对于1、4、9、16这样的数,他们称为正方形数。

当把点摆成图形,整数的一些性质就变得明显。例如,对正方形数画一道斜杠,就会发现,相继两个三角形数之和,是正方形数。

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,毕达哥拉斯学派,在研究整数的性质,基于整数的性质进行归类,研究整数之间的相互关系(三角形数、正方形数的关系)。

这些研究、分析、调查、判断活动,是典型的智力活动,而非单纯刷熟练度的计算。

另外这里也可以看到,在研究数的过程中,毕达哥拉斯学派,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式,这也是形象思维的体现。

很多同学每天拼命背概念刷题,但思维水平低下,例如缺乏形象化意识,也就很难有突破。

所以千万别只顾闷头干活,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。

毕达哥拉斯定理

毕达哥拉斯学派,在几何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。其中最为著名的,是毕达哥拉斯定理。

中国古代有勾三股四弦五的发现,简单的说,就是对于直角三角形,如果直角边是3、4,那么斜边长度为5。

这一发现背后,有一个普遍的结论,就是对于直角三角形,两直角边长度的平方之和,等于斜边长度的平方。也就是a x a + b x b = c x c

这里要注意的是,猜想和证明是两回事。

例如我们如下的直角边与斜边组合:

  • 3、4、5
  • 5、12、13

3×3+4×4=5×5
5×5+12×12=13×13

我们猜想对于直角三角形,有axa+bxb=cxc

我们可以尝试再找例子进行验证,但这些都是有限的情况。如果保证对所有的直角三角形,这一关系都成立呢?这就需要证明。

这个定理有很多的证法,其中一个普遍的思路,是把代数等式证明,转化为面积相等问题。

例如下图所示,证明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第三个正方形。

其实这个可以从观察等式中看出,a*a的一个几何意义,是长度为a的正方形面积。

尽管在人类不同的文明中,都发现了勾股定律的现象。但是数学证明这种思维,却是古代希腊人独特的贡献。

克莱因说,「希腊人坚持要演绎证明,这也确是了不起的一步。在世界上的几百种文明里,有的的确也搞出了一种粗陋的算术和几何。但只有希腊人才想到要完全用演绎推理来证明结论」

数学证明引发的谋杀案

在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之后,传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欣喜若狂,杀了100头牛祭祀庆祝。

然而,好景不长。这个定理的证明,对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而言,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。它释放出了一个幽灵,引发了一场恐慌,并且产生了大概是人类历史上,第一次因为解出了数学题,而导致被杀人灭口的谋杀事件。

这个幽灵是什么呢?

如果我们做一个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。

那么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,有1×1+1×1=cxc

化简之后可得cxc=2。

前面我们谈到,毕达哥拉斯学派信仰「万物皆数」。他们认为,任何事物,都可以表达为整数,或者整数的比。

首先,c不是一个整数(1之后的最小整数是2,而c大于1小于2)。

那么,按照毕达哥斯拉的理念,c应该可以表达为两个整数之比。

然而,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,有一个人叫做希帕苏斯。他证明,这个c不能表达为整数之比。

他是如何证明的呢?

反证法的应用

希帕苏斯使用了反证法。

他首先假设,c能够表达为两个整数之比,也就是假设c=p/q(这里p、q互质,否则还是可以化简得到一个互质的p、q形式)。

这样一来,(p/q)x(p/q)=2,化简之后得到pxp=2xqxp。

因为p和q互质,那么p、q最多只能有一个偶数(否则还可以继续化简)。

又因为pxp=2xqxq,也就是说pxp必然是偶数,那么p必然是偶数。

这样一来,q就必然是奇数。

既然q是奇数,等式的右边(2xqxq),一共就只有一个2的因子。

然而,在等式的左边,因为p是偶数,那么p至少有一个2的因子。pxp至少有两个2的因子。

这样一来,等式左边和右边不能相等。

因此,我们最开始的假设(c能够表达为两个整数之比)是错误的,c不能表达为两个整数之比。

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证明。希帕苏斯使用的,是一些基本的整数和运算性质,例如奇偶性、整数的因数。反证法的应用很精彩。

这里又要强调了,在这个证明中,计算非常简单,重点是在研究数的性质,进行逻辑推理,又是一个智能导向的活动。这是希腊「算术」的基本精神。

狂热的信仰

希帕苏斯的证明非常漂亮,无懈可击。

然而这个证明,直接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基本理念相冲突。

毕达哥拉斯学派信仰「万物皆数」。他们认为,数字代表了真理,任何事物,都可以表达为整数,或者整数的比。

今天,居然有了既不是整数,也不能表达为整数的比的长度。那么,「万物皆数」就站不住脚了。

从数学史的角度,这件事情称为第一次数学危机。

如果单纯从科学研究的观点,站不住脚是好事,证明理论研究有了新方向、新突破。承认问题,继续研究就行了呗。

但是如果从宗教信仰的角度,那就不一样了,「神」不灵了,世界崩溃了。

那怎么办呢?不能解决问题,但是可以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啊。

于是希帕苏斯被扔到海里喂鱼了。

可比数 vs 不可比数

尽管希帕苏斯成了倒霉蛋,但他所发现的事实,依然存在。

这就导致了新的概念的产生,希腊人现在意识到,不是所有事物,都可以表达为两个整数之比的。

于是,希腊人有了「可比」(也翻译为「可公度」,和「不可比」(不可公度)的概念。

在希腊文中,希腊人用「λογος」,表示「可比之数」。而这个翻译到英文,比例的词根是ratio,可比之数也就翻译成了rational number,不可比之数则翻译成了irrational number。

从直观容易理解的角度,其实有理数更浅显的翻译,应该是「比数」。而无理数,则是「不可比数」或者「非比数」。例如c*c=2,这个c就是不可比的数。

从另外一方面,rational和irrational,本来也就是「理性」和「非理性」的意思。

毕达哥拉斯学派,学习数学是为了追求理性(虽然矛盾的他们又有对数的强烈的带有宗教性质的迷信色彩),他们认为数就代表了理性、能解释万物运作,所有事物都可以表达为整数和整数之比。

理解了在他们心目中,数与理性的关系,那么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,也就容易掌握。

儿子生爸爸

有个笑话说,妈妈问儿子,是爸爸大还是儿子大。

儿子说:一样大。

妈妈问为什么啊。

儿子说,因为生了我,爸爸才当爸爸的。

看上去是笑话,但背后却有一个道理。固然从生物体的角度,是现有爸爸这个人,再有儿子。

但从概念的角度,「爸爸」这个概念,却要从属于「儿子」这个概念。没有「儿子
」,就没有「爸爸」。

如果脱离了「儿子」的概念,单纯讲「爸爸」,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一定觉得很荒谬。

但是在数学教课书里,这种逻辑上的脱节却是普遍的。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,初一上引入「有理数」的概念,说「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」。初一下又跳出无理数的概念。

然而从逻辑上,这两个概念是配套的。正因为发现了不可比的数,才需要一个「可比数」的概念来区分。否则就像希腊人之前那样,没有发现不可比的数,也就没必要叫「可比数」。本来数都是可比的,那还要这个概念干嘛。

教材把概念都搞得支离破碎,就难怪学生普遍缺乏对概念的理解了。

反过来,这也是为什么,你需要溯本求源,回到概念产生的原始现场。

形象化基本手段:研究故事和案例

围绕「有理数和无理数」的概念,前面分享了相关的背景故事。

对故事案例的研究,是学习抽象概念知识、使之形象化的基本手段。

一流的老师,往往不仅仅是讲课本知识,而且还能扯出各种背景故事,让你融入其中,从而让抽象理念,变得鲜活起来。

我高中的时候,特别喜欢数学老师上课,因为他能讲出各种各样的故事,比如费马当时就是个律师,但是业余喜欢研究数学。有一天他在一本书的空白处写上,我证明了balbalbal,但是这里写不下….于是后来一啪啦人都去尝试证明费马写下的命题……

他上课往往讲这种故事就天南海北了,也未必跟数学有关系。

我学生时代唯一喜欢的拖堂,就是这种因为扯故事太远而收不回来的状况。

记得有次我的同学说,老师上课尽扯一些没用的。

我说,这些才是真正有用的啊。课本上的东西,自己看就好了。

也许你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,但是可以自己干啊。

最简单的,一个定义上网查一下,看看背后有什么来历。

平时也可以有意识的,去读学科历史方面的书籍。

举个例子,我最近枕头边的书《机械宇宙——艾克萨·牛顿、皇家学会与现代世界的诞生》。

对于缺乏对科学的基本历史认识的同学,推荐吴军老师的《文明之光》。其中涉及到对各个时期科学、技术的整体介绍和故事,可以作为入门启蒙。

实事求是: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

我们经常讲要「实事求是」。

这个成语分为两部分:

  • 实事:重视现实的经验、事实,从实际出发
  • 求是:寻求现实经验、事实背后的规律真相

「实事」,其实就是对现实经验事实的重视,做事情要深入一线,建立直接经验、感受现实。这是「形象思维」驱动。

而「求是」,则是寻求规律性,这是「抽象思维」驱动。

「实事」是基础,「求是」是升华。

所以「实事求是」听上去简单,要真正做到,对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要求。

这里有种情况,就是一个人可能逻辑思维能力强,但是形象思维弱,缺乏实事求是精神,活在自己的逻辑链条里。

例如美军《生活大爆炸》里面的谢尔顿,逻辑能力强,缺乏、忽视现实生活的一线经验。因此做事情容易从自身的经验和逻辑出发(而非从实际状况出发),看上去就不接地气。

这一点,是很多头脑聪明、逻辑能力不错的人的通病。

以中学理科的难度,你努力而成绩低迷,往往跟是不是聪明没大关系。大多数人都足够聪明到能学好中学理科。

反而有实事求是精神,更为重要。

有句话说:

专家 = 狭隘的经验 + 过度总结

我在知乎上写文章,通常评论区就能看到很多「专家」。

例如写如何通透学习,总有人在下面回复一句话诸如:

  • 学数学就是要刷题
  • 关键还是头脑要好

他们通常都没看我的内容,就已经有了结论,已经觉得自己有了丰富的经验,足以做出判断总结。

这种人,一线经验事实掌握的很少很片面,但是做出判断结论很快很迅速。

非常的自以为是。

从教科书中来,到教科书中去

要学习「实事求是」,推荐你读《毛泽东选集》。

例如毛选第一卷,有一篇《寻乌调查》。

寻乌是一个县城,毛泽东在这篇文章,把寻乌县有什么产业、这些产业的从业者都是来自哪里、相互有什么关系,都写的很清楚,这些都是仔细的调研的结果。

看了这片文章,我当时感想就是,别的不说,有这种踏实做事的作风,在大多数领域,都能成就一番事情了。

共产党讲「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」。到一个村庄,就要把每个人家都走访到,了解到不同人家的状况、相互关系。

这对于我们学习,类似于什么呢?

我们的中学学习,要做到「从教科书中来,到教科书中去」。教科书就像村庄,知识点就像农户。

到底有多少农户(知识点),一家一家拜访清楚。这就是「寻宝游戏」完成,你要把书上的知识点都能够识别出来,命名到位,这才是有初步的情况掌握。

然后这些农户(知识点)有什么关系,比如这一家是如何从那一家分出来的,这就是「连线游戏」的任务。

做到这两者,才谈的上争取各家各户,成为支持革命的力量(占领游戏)。

这样把工作做细致,领先大多数人,是自然的结果。

所以毛泽东在《反对本本主义》中说:

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?那末,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!

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,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。

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,而不是在它的先头。

只有蠢人,才是他一个人,或者邀集一堆人,不作调查,而只是冥思苦索地「想办法」,「打主意」。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,打出什么好主意的。换一句话说,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。

他又说:

调研是十月怀胎,解决问题是一朝分娩。

从我们学习3步曲的角度,摸清楚书上有哪些知识点、知识点是如何互相联系的,建立知识体系,是调研、是十月怀胎。有这个基础,解题(一朝分娩)就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
然而大多数同学反过来了,怀都没怀上就想直接抱个大胖小子。看上去天天在刷题,就是简单粗暴想要搞定问题,连到底书上有哪些知识点都没调查清楚。

高考吧,至少到985这一级,完全谈不上拼什么智力。

你只要做到调研扎实,把知识体系真的建立起来,干好寻宝和连线工作,也就行了。

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

想象力,也需要以形象思维作为基础。

爱因斯坦说:

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,因为知识是有限的,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,推动着社会进步,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。

爱因斯坦在十多岁的时候,思考一个问题:「如果我的速度跟光一样快,会发生什么?」

他想象自己「乘」在一束光上。

他开始了「思想实验」。

例如,想象火车上的场景。

如果一个人站在火车上,而他的朋友在地面,一束光线照射在火车的头尾,他的朋友会同时看到亮光。但是,那个在火车上的人却感觉火车前进的方向早出现光亮。

爱因斯坦相信,火车里或地面所见的不同说明时空是相对的、是可以变化的,这个实验也为建立狭义相对论打下基础。

爱因斯坦的很多成就,跟他的形象思维能力,关系密切。

这也是理科学习,甚至整个人生成长的基础思维要素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