愉悦体验3要素

思维转变:从坚持吃苦到追求享受

在应试教育中,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,就是吃苦论:

  • 搞定成绩,不吃苦是不行的
  • 你要坚持下去,坚持吃苦才能最后有甜头

这种观念害人不浅。

真正高效的学习思维是:

最重要的是能享受,学的爽根本就无须坚持。

你打游戏,需要告诫自己要坚持吃苦吗?

巴顿说:战争胜利不是靠你们为国捐躯赢得的,而是让敌人为国捐躯赢得的。

胜利不需要你的牺牲,而是需要你的享受。

为什么学渣学得痛苦,学神学得享受?

游戏迷们应该有这样的体验:你完全沉迷于游戏中,时间开始飞逝,杂念消融,整个人处于忘我的状态。突然间发现:靠,怎么晚上3点了。

心理学家米哈里·米哈伊普,将这种状态称之为心流。在他的著作《当下的幸福》(吐槽一下这本书的中文名,英文名是《Flow: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》)中,对心流的定义是:

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中,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。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,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。

家长经常困扰的一个问题就是「小孩不好好学习,喜欢游戏」。从心流的角度来解释:

相比枯燥的课堂教育,大多数人更容易在游戏中,体会到「全神贯注」的感觉。事实上,多数人最认真的时候,通常就是在游戏的时候。

反过来,上课和做题这些事,对于普通学生而言,产生这种「令人愉悦的体验」的概念很低。

心流的产生,需要3个条件:

  • 参与者可以感知的清晰目标
  • 即时反馈
  • 挑战与技能匹配

一款设计优良的游戏,就同时满足这3要素:

  • 你进去,就有明确的目标,要完成什么任务、完成的怎样,指标清楚
  • 你打怪砍了多少血,血条都直接显示出来(即时反馈)
  • 循序渐进的关卡(你能力弱的时候,对手也弱;装备技能上去,挑战也变得更大,因此实现了技能-挑战匹配)

好啦,很多同学在学习中,感受到的就反过来了。

  • 目标不清晰(到底要学啥、学到什么程度、一头雾水)
  • 反馈不及时(学得怎么样,缺乏即时反馈机制。哪怕做题做错了,也不知道到底什么错的)
  • 挑战-技能失衡(要么难度太大,完全搞不定,比如上课因为缺乏前面的知识基础,已经听不懂了;要么难度太低,很无聊)

挑战-能力-情绪图

关于技能与挑战匹配,如下的图中,表示了它们对人的情绪影响。

这当中的8个区域,可以分为两部分。

首先我们看左边的红圈区域,我称之为「吃苦区」。

在这个区域,因为挑战与技能的不匹配,会导致负面的心理状态。

在「高挑战-低技能」区域,学习者容易陷入焦虑状态。看上去在反复刷题、死记硬背,各种努力,然而因为难度太高没法驾驭,其实只是在做无用功。这样越努力,往往就越焦虑,自己都怀疑有没有用。

而在「低挑战-高技能」区域,比如题目太简单,但因为学校布置作业必须完成,很难激发兴趣、觉得有意义,因此就陷入冷漠、无聊等状态。

在应试教育中,学生大多数时候,都是在这种吃苦区域,情感体验负面。

而顶尖的学神,他们反过来,则是在「游戏体验区」,如下图红圈所示。

前面谈到沉浸式的「心流」体验,心流通常是在「高挑战-高技能」区域。

例如两支顶尖的球队,旗鼓相当,互相攻防水平都很高。在这样的比赛中,需要全神贯注,有来有往,那么这时候沉浸状态就容易出来了。

学习也是如此,高水平遇到高挑战,最能激发出感觉。

心流是在「高技能高挑战」中出现。这一点解释学神为什么能够沉浸于学习,而反过来学渣就比较困难。

高质量的游戏设计,通常是循序渐进的,在游戏过程中会逐步提升参与者的技能状况与挑战水平。

但学校教育没能力管这么多,用听课为例,反正进度都是事先安排好的。可能你前面一个知识点没学好,接下来的学习就成了「低水平高挑战」(焦虑状态),然后一环扣一环持续下去。

同样的,今天你在60分水平,基础知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,反复刷题但是没有能力诊断问题所在,那又是「低能力高挑战」,在焦虑中循环。

这里还有个问题:难道学神就永远是高技能高挑战吗?他们转入新的主题领域的时候,难道就不会遇到挫折吗?

答案是当然会。

但学神除了基础好能够融会贯通之外,还经常自带「学习路径分解」能力。他们能够将一个高度挑战性的目标,分解为一步一步,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。

这样在每个环节中,能力与挑战处于匹配的位置,从而容易进入游戏状态。

而要做到这一点,基础还是通透学习能力。从而能够对学习目标的难度、以及自身的当前掌握水平,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评估。

从而才谈得上合理分解。

如果你走的是熟练路线,追求的就是死记硬背、反复刷题会用。那么因为缺乏对学习规律和学科的基本理解,遇到学习问题,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法评估目标难度、自身掌握水平,那就只能硬上。

所以,「通透理解能力」和「游戏化体验能力」,往往是相辅相成的,是属于少数顶尖学神的奢侈品。

大多数同学,在学习中更多的是陷入负面情绪状态,

这种负面状态,不仅仅是意味着你情绪不佳,而且也意味着对学科缺乏理解,因此在难度上没法有效调控。

因此,无论是从理论角度、还是感性角度,遇到比较长的停滞在吃苦区,都需要停下来反思改进。

总之,要有一种观念:「学习是来享受的,不是来吃苦的」。

吃苦你就错了,享受才是对的。

你必须追求享受,而非坚持吃苦

在传统的学习中,你往往被告知「要坚持吃苦,要有毅力」。

然而真相,却恰恰相反。

你当然需要努力学习、认真参与。但你的心态应该是要学会享受,去思考、去创造、去分析,去体验游戏化的学习方式。

你要看到自己知识体系的一步步的成长,要享受创造的乐趣,要面对挑战搞定挑战,体验兴奋和成就感。

你是来享受的,不是来吃苦的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