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象思维

形象思维不过关,是理科学习的普遍瓶颈

形象思维能力,包含两部分内容:

  • 意识层面:关注重视生动、具体、直观(形象化)的经验和感受
  • 能力层面:善于捕捉、获取、创造生动直观具体(形象化)的经验和感受

一个普遍的迷思是,大多数人认为,中学数理化成绩不佳,是逻辑思维差,因此导致理解水平不够。

其实中学数理化,从高考的角度来看,对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要求并不高。

例如数学135水平,需要的逻辑能力,是大多数同学经过基本训练,没有特殊难度就足够的。

中学理科学不好,首先遇到的瓶颈不是逻辑思维,而是形象思维。

作为自然界的高等级兵种,人类这种生物进化出来了独特的功能:大脑。而基于大脑,我们又产生了特殊的能力:创造和理解各种抽象语言。例如文字、数学公式,都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语言。

抽象思维,是大脑的功能。

然而,要让抽象思维工作,我们往往还需要具体的体验、感受,而这就需要依靠生物的原始功能:视觉、触觉、味觉等。

在理解世界之前,我们先要感受世界。

理解能力跟抽象思维密切相关,而感受能力则跟形象思维密切相关。

数学常常是学渣的噩梦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数学本身是高度抽象的,我们看到各种公式符号,也许连基本的意思都没搞懂,更别说他们背后的意义,与现实的关联。

所以在大脑中,没有与这些抽象语言对应的基本体验,也就谈不上理解和掌控。甚至反过来,久而久之就产生恐惧感。

而形象思维水平高的人,会主动的寻求建立形象化。

本书前面谈到,上个世纪,有位全国特级教师马芯兰,她在小学数学教育方面卓有成效,经验总结为了「马芯兰教学法」。她的实践中,就包含强烈的形象思维。

举个例子,今天我们对111这个数字中,三个1所代表的不同含义,已经很清楚了。但是想想你作为一个几岁的小朋友,在最开始接触到数学进位制计数法是,会很容易搞清楚十位上的1还是个位上的1有什么区别吗?

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概念,马芯兰设计了一些滚筒,把它们排成一行。最右边的代表个位,然后是十位、百位…

然后用小棍子代表1,放到个位筒里。当有10个棍子的时候,就把它们困成一扎,放到十位筒里。这样一来,就直观表示了十位筒的「1」和个位上的「1」的差别。让学生对于进位制有了直观的认识,从而在符号语言与具体感觉上,建立起了桥梁。

而其实只要对进位的理解突破,小学前三年级,基本上也就是一路平川了。

有个基本的数学思维叫数形结合,背后也蕴含着形象思维的理念。

所以「数形结合」,在学习数学中是一条基本的指导原则。它其实就是形象化思维,在数学学习科目中具体应用。

对于形象思维能力出色的人,他们遇到抽象概念,本能就会去建立直观经验、感觉联系。

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这种形象思维的基本意识,所以他们会接受概念和感官脱节的状况,生硬的记忆套用,而不去寻求解决形象体验、直觉问题。
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缺乏形象直观的经验、感觉作为基础,你的抽象思考引擎是开动不起来的。

再比如物理,很多时候同学其实卡在一个地方,就是难以把文字描述,转化一个头脑中可以理解的生动场景,例如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境。

在中学学习中,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,一些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头脑聪明、思考敏捷的同学,也卡在数理科目上。

往往他们形象化这一步就没过去。

案例:高形象思维水平的对话

上次有位学习者,在使用知识森林学习软件。问我一个问题:

软件里有两个概念:项目和卡片空间。我觉得不太理解,你能举一个现实中的比喻,类比它们之间的关系吗?

我想了想说:

想象你去吃自助餐。卡片空间就像选餐的地方,啥菜都摆在那里,你可以挑。但菜太多了,不可能什么都吃,也够不着。

而项目就像是你的餐盘,你到选餐的地方把菜选出来,这样准备开吃。

他就说「这下我懂了」。

你看,他问这个问题,是主动的想要把这两个抽象概念形象化,因此要求我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比喻。

体现出意识层面的水平,关注重视形象化的经验和感受。

而我真能快速的给他想出一个比喻,这是我的形象化能力。也是基于长期具备形象化意识,持续去捕捉、获取和创造形象化经验感受的沉淀。

案例:知识体系的具像化

我们都知道,学习是要建立起强大的知识体系。

然而知识体系看不见摸不着,也就难以提升。

如果你的形象思维能力强,那自然就会引出一个思考:如何让知识体系看得见摸得着呢?变成一个具像化的事物?

这里最简单的手段,就是在纸上推导知识体系,画出来。

但因为纸张大小的限制,面对学科级别的知识体系网络(几百甚至上千知识点),那就完全无能为力了。

前面介绍的知识森林学习软件,从形象思维的角度,就是在用数字化手段,来实现知识体系的形象化。

而且这里面有好几个层面的形象化:

1)知识体系的形象化(最早我用长方形代表知识点、椭圆代表案例、联线代表关系,这样知识体系就看得见摸得着了)

2)知识体系建构动作的形象化(在软件中创建知识点、在知识点之间进行连线),这样不仅仅是静态的图像,而且过程动作也形象化了

3)脉络线的形象化(用粗线条表示关系脉络线,这样关系的重要程度也形象化了,就像公路网络中的主干线和次要线路)

4)掌握度的形象化(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掌握度,例如一种方案是,模拟交通中的红灯黄灯绿灯,来表示不同知识点的掌握度,绿色表示充分掌握、黄色表示存在问题、红色表示问题严重)

5)更进一步的,用战争、战略游戏的概念来生动化形象化学习(用城堡的图标表示知识点、塔楼的图标表示案例题目、高度掌握之后在城堡边显示红旗,这样知识地图,感觉就像是战争、战略游戏中的全局地图)

案例:有理数和无理数概念的形象化

形象化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,是去探索概念知识背后的故事、案例。

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概念,有什么样的背景?它的用途是什么?

这样也是在把一个抽象概念,还原到它产生的环境中,从而使之具体化。

例如,初中数学上来就引出了有理数的概念,又来又引出无理数。

到底为什么要叫做有理数和无理数呢?有什么背景呢?

我以前研究挖掘这两个概念的背景,挖出了一桩谋杀案。

公元前500年左右,希腊发生了一起谋杀案。一个人因为解出了一道证明题,被扔到大海里,灭口了。

为什么做对题了,要被灭口呢?

这道题目证出来之后,引发了一个惊天的危机。以至于人们决定杀人灭口,以掩盖可能出现的更大的后果。

理解了这道证明题,以及它引发的惨案,你不仅仅是理解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来历,对理科学习的意义和打开方式,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
算术不是算术

我们对数学的学习,是从算术开始的。

「算术」这个词,源于中国,我们古代就有「九章算术」一书。顾名思义,算术就是计算的技术,一种技能。这也是小学阶段,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。例如加减乘法的计算。

概括而言,在中文语境中,「算术」非常明显的指向技能。

在古希腊,柏拉图提出了「七艺」的概念,也就是教育的7门科目:算术、几何、天文、音乐,以及文法、修辞、辩证法。

问题来了,这里我们讲希腊的算术,对应着英文的arithmetic,它的核心其实并非计算的技术。

对这个词,英文词典的解释是「the branch of mathematics dealing with the properties and manipulation of numbers」,大意是,研究数的性质和操作的数学分支。用今天的数学学科分类而言,它更倾向于数论。

从这个角度,arithmetic更多的是一种智能,关注的是理解数的性质、数的操作。

然而最终,在翻译的时候,「arithmetic」成为了「算术」,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,给人造成了自然的误导。

这一误导在数学教育上的体现,就是学校、老师关注计算,却忽略了让学生充分理解、研究数的概念、性质、关系。这一问题在初中一年级,有个明显的表现,就是一大堆学生,都不理解到底什么是「有理数」,什么是「无理数」。

毕达哥拉斯学派

在古希腊,谈到对算术(arithmetic)的研究,就需要谈到毕达哥拉斯学派。

毕达哥拉斯诞生于靠近小亚细亚海岸的萨摩斯岛。在四处游学之后,他成立了一个兼具宗教、科学、哲学性质的帮派,也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。

这个学派有人员的限制,内部传授知识,并且对外保密。

毕达哥拉学派有一个基本信仰:万物皆数。他们相信数代表了真理,可以解释万物。

可能他们的信仰,更进一步。亚里斯多德说,毕达哥拉斯学派,把数看做真实物质世界的最终组成部分(类似于今天科学中的原子概念了)。

在那个时代,人们认识的数,是像1、2、3这种我们日常经验可以感知的数,也就是整数(严格的说正整数)。

所以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,任何事物,都可以表达为整数,或者整数的比。

对数的研究

基于他们的信仰,毕达哥拉斯学派,对数作了很多研究。

例如,他们经常把数描述成沙滩上的点或小石子,根据点的形状,对数进行分类。

对于1、3、6、10这样的数,他们称之为三角形数,因为这些数可以摆成正三角形:

对于1、4、9、16这样的数,他们称为正方形数。

当把点摆成图形,整数的一些性质就变得明显。例如,对正方形数画一道斜杠,就会发现,相继两个三角形数之和,是正方形数。

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,毕达哥拉斯学派,在研究整数的性质,基于整数的性质进行归类,研究整数之间的相互关系(三角形数、正方形数的关系)。

这些研究、分析、调查、判断活动,是典型的智力活动,而非单纯刷熟练度的计算。

另外这里也可以看到,在研究数的过程中,毕达哥拉斯学派,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式,这也是形象思维的体现。

很多同学每天拼命背概念刷题,但思维水平低下,例如缺乏形象化意识,也就很难有突破。

所以千万别只顾闷头干活,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。

毕达哥拉斯定理

毕达哥拉斯学派,在几何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。其中最为著名的,是毕达哥拉斯定理。

中国古代有勾三股四弦五的发现,简单的说,就是对于直角三角形,如果直角边是3、4,那么斜边长度为5。

这一发现背后,有一个普遍的结论,就是对于直角三角形,两直角边长度的平方之和,等于斜边长度的平方。也就是a x a + b x b = c x c

这里要注意的是,猜想和证明是两回事。

例如我们如下的直角边与斜边组合:

  • 3、4、5
  • 5、12、13

3×3+4×4=5×5
5×5+12×12=13×13

我们猜想对于直角三角形,有axa+bxb=cxc

我们可以尝试再找例子进行验证,但这些都是有限的情况。如果保证对所有的直角三角形,这一关系都成立呢?这就需要证明。

这个定理有很多的证法,其中一个普遍的思路,是把代数等式证明,转化为面积相等问题。

例如下图所示,证明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第三个正方形。

其实这个可以从观察等式中看出,a*a的一个几何意义,是长度为a的正方形面积。

尽管在人类不同的文明中,都发现了勾股定律的现象。但是数学证明这种思维,却是古代希腊人独特的贡献。

克莱因说,「希腊人坚持要演绎证明,这也确是了不起的一步。在世界上的几百种文明里,有的的确也搞出了一种粗陋的算术和几何。但只有希腊人才想到要完全用演绎推理来证明结论」

数学证明引发的谋杀案

在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之后,传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欣喜若狂,杀了100头牛祭祀庆祝。

然而,好景不长。这个定理的证明,对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而言,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。它释放出了一个幽灵,引发了一场恐慌,并且产生了大概是人类历史上,第一次因为解出了数学题,而导致被杀人灭口的谋杀事件。

这个幽灵是什么呢?

如果我们做一个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。

那么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,有1×1+1×1=cxc

化简之后可得cxc=2。

前面我们谈到,毕达哥拉斯学派信仰「万物皆数」。他们认为,任何事物,都可以表达为整数,或者整数的比。

首先,c不是一个整数(1之后的最小整数是2,而c大于1小于2)。

那么,按照毕达哥斯拉的理念,c应该可以表达为两个整数之比。

然而,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,有一个人叫做希帕苏斯。他证明,这个c不能表达为整数之比。

他是如何证明的呢?

反证法的应用

希帕苏斯使用了反证法。

他首先假设,c能够表达为两个整数之比,也就是假设c=p/q(这里p、q互质,否则还是可以化简得到一个互质的p、q形式)。

这样一来,(p/q)x(p/q)=2,化简之后得到pxp=2xqxp。

因为p和q互质,那么p、q最多只能有一个偶数(否则还可以继续化简)。

又因为pxp=2xqxq,也就是说pxp必然是偶数,那么p必然是偶数。

这样一来,q就必然是奇数。

既然q是奇数,等式的右边(2xqxq),一共就只有一个2的因子。

然而,在等式的左边,因为p是偶数,那么p至少有一个2的因子。pxp至少有两个2的因子。

这样一来,等式左边和右边不能相等。

因此,我们最开始的假设(c能够表达为两个整数之比)是错误的,c不能表达为两个整数之比。

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证明。希帕苏斯使用的,是一些基本的整数和运算性质,例如奇偶性、整数的因数。反证法的应用很精彩。

这里又要强调了,在这个证明中,计算非常简单,重点是在研究数的性质,进行逻辑推理,又是一个智能导向的活动。这是希腊「算术」的基本精神。

狂热的信仰

希帕苏斯的证明非常漂亮,无懈可击。

然而这个证明,直接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基本理念相冲突。

毕达哥拉斯学派信仰「万物皆数」。他们认为,数字代表了真理,任何事物,都可以表达为整数,或者整数的比。

今天,居然有了既不是整数,也不能表达为整数的比的长度。那么,「万物皆数」就站不住脚了。

从数学史的角度,这件事情称为第一次数学危机。

如果单纯从科学研究的观点,站不住脚是好事,证明理论研究有了新方向、新突破。承认问题,继续研究就行了呗。

但是如果从宗教信仰的角度,那就不一样了,「神」不灵了,世界崩溃了。

那怎么办呢?不能解决问题,但是可以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啊。

于是希帕苏斯被扔到海里喂鱼了。

可比数 vs 不可比数

尽管希帕苏斯成了倒霉蛋,但他所发现的事实,依然存在。

这就导致了新的概念的产生,希腊人现在意识到,不是所有事物,都可以表达为两个整数之比的。

于是,希腊人有了「可比」(也翻译为「可公度」,和「不可比」(不可公度)的概念。

在希腊文中,希腊人用「λογος」,表示「可比之数」。而这个翻译到英文,比例的词根是ratio,可比之数也就翻译成了rational number,不可比之数则翻译成了irrational number。

从直观容易理解的角度,其实有理数更浅显的翻译,应该是「比数」。而无理数,则是「不可比数」或者「非比数」。例如c*c=2,这个c就是不可比的数。

从另外一方面,rational和irrational,本来也就是「理性」和「非理性」的意思。

毕达哥拉斯学派,学习数学是为了追求理性(虽然矛盾的他们又有对数的强烈的带有宗教性质的迷信色彩),他们认为数就代表了理性、能解释万物运作,所有事物都可以表达为整数和整数之比。

理解了在他们心目中,数与理性的关系,那么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,也就容易掌握。

儿子生爸爸

有个笑话说,妈妈问儿子,是爸爸大还是儿子大。

儿子说:一样大。

妈妈问为什么啊。

儿子说,因为生了我,爸爸才当爸爸的。

看上去是笑话,但背后却有一个道理。固然从生物体的角度,是现有爸爸这个人,再有儿子。

但从概念的角度,「爸爸」这个概念,却要从属于「儿子」这个概念。没有「儿子
」,就没有「爸爸」。

如果脱离了「儿子」的概念,单纯讲「爸爸」,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一定觉得很荒谬。

但是在数学教课书里,这种逻辑上的脱节却是普遍的。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,初一上引入「有理数」的概念,说「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」。初一下又跳出无理数的概念。

然而从逻辑上,这两个概念是配套的。正因为发现了不可比的数,才需要一个「可比数」的概念来区分。否则就像希腊人之前那样,没有发现不可比的数,也就没必要叫「可比数」。本来数都是可比的,那还要这个概念干嘛。

教材把概念都搞得支离破碎,就难怪学生普遍缺乏对概念的理解了。

反过来,这也是为什么,你需要溯本求源,回到概念产生的原始现场。

形象化基本手段:研究故事和案例

围绕「有理数和无理数」的概念,前面分享了相关的背景故事。

对故事案例的研究,是学习抽象概念知识、使之形象化的基本手段。

一流的老师,往往不仅仅是讲课本知识,而且还能扯出各种背景故事,让你融入其中,从而让抽象理念,变得鲜活起来。

我高中的时候,特别喜欢数学老师上课,因为他能讲出各种各样的故事,比如费马当时就是个律师,但是业余喜欢研究数学。有一天他在一本书的空白处写上,我证明了balbalbal,但是这里写不下….于是后来一啪啦人都去尝试证明费马写下的命题……

他上课往往讲这种故事就天南海北了,也未必跟数学有关系。

我学生时代唯一喜欢的拖堂,就是这种因为扯故事太远而收不回来的状况。

记得有次我的同学说,老师上课尽扯一些没用的。

我说,这些才是真正有用的啊。课本上的东西,自己看就好了。

也许你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,但是可以自己干啊。

最简单的,一个定义上网查一下,看看背后有什么来历。

平时也可以有意识的,去读学科历史方面的书籍。

举个例子,我最近枕头边的书《机械宇宙——艾克萨·牛顿、皇家学会与现代世界的诞生》。

对于缺乏对科学的基本历史认识的同学,推荐吴军老师的《文明之光》。其中涉及到对各个时期科学、技术的整体介绍和故事,可以作为入门启蒙。

实事求是: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

我们经常讲要「实事求是」。

这个成语分为两部分:

  • 实事:重视现实的经验、事实,从实际出发
  • 求是:寻求现实经验、事实背后的规律真相

「实事」,其实就是对现实经验事实的重视,做事情要深入一线,建立直接经验、感受现实。这是「形象思维」驱动。

而「求是」,则是寻求规律性,这是「抽象思维」驱动。

「实事」是基础,「求是」是升华。

所以「实事求是」听上去简单,要真正做到,对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要求。

这里有种情况,就是一个人可能逻辑思维能力强,但是形象思维弱,缺乏实事求是精神,活在自己的逻辑链条里。

例如美军《生活大爆炸》里面的谢尔顿,逻辑能力强,缺乏、忽视现实生活的一线经验。因此做事情容易从自身的经验和逻辑出发(而非从实际状况出发),看上去就不接地气。

这一点,是很多头脑聪明、逻辑能力不错的人的通病。

以中学理科的难度,你努力而成绩低迷,往往跟是不是聪明没大关系。大多数人都足够聪明到能学好中学理科。

反而有实事求是精神,更为重要。

有句话说:

专家 = 狭隘的经验 + 过度总结

我在知乎上写文章,通常评论区就能看到很多「专家」。

例如写如何通透学习,总有人在下面回复一句话诸如:

  • 学数学就是要刷题
  • 关键还是头脑要好

他们通常都没看我的内容,就已经有了结论,已经觉得自己有了丰富的经验,足以做出判断总结。

这种人,一线经验事实掌握的很少很片面,但是做出判断结论很快很迅速。

非常的自以为是。

从教科书中来,到教科书中去

要学习「实事求是」,推荐你读《毛泽东选集》。

例如毛选第一卷,有一篇《寻乌调查》。

寻乌是一个县城,毛泽东在这篇文章,把寻乌县有什么产业、这些产业的从业者都是来自哪里、相互有什么关系,都写的很清楚,这些都是仔细的调研的结果。

看了这片文章,我当时感想就是,别的不说,有这种踏实做事的作风,在大多数领域,都能成就一番事情了。

共产党讲「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」。到一个村庄,就要把每个人家都走访到,了解到不同人家的状况、相互关系。

这对于我们学习,类似于什么呢?

我们的中学学习,要做到「从教科书中来,到教科书中去」。教科书就像村庄,知识点就像农户。

到底有多少农户(知识点),一家一家拜访清楚。这就是「寻宝游戏」完成,你要把书上的知识点都能够识别出来,命名到位,这才是有初步的情况掌握。

然后这些农户(知识点)有什么关系,比如这一家是如何从那一家分出来的,这就是「连线游戏」的任务。

做到这两者,才谈的上争取各家各户,成为支持革命的力量(占领游戏)。

这样把工作做细致,领先大多数人,是自然的结果。

所以毛泽东在《反对本本主义》中说:

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?那末,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!

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,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。

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,而不是在它的先头。

只有蠢人,才是他一个人,或者邀集一堆人,不作调查,而只是冥思苦索地「想办法」,「打主意」。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,打出什么好主意的。换一句话说,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。

他又说:

调研是十月怀胎,解决问题是一朝分娩。

从我们学习3步曲的角度,摸清楚书上有哪些知识点、知识点是如何互相联系的,建立知识体系,是调研、是十月怀胎。有这个基础,解题(一朝分娩)就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
然而大多数同学反过来了,怀都没怀上就想直接抱个大胖小子。看上去天天在刷题,就是简单粗暴想要搞定问题,连到底书上有哪些知识点都没调查清楚。

高考吧,至少到985这一级,完全谈不上拼什么智力。

你只要做到调研扎实,把知识体系真的建立起来,干好寻宝和连线工作,也就行了。

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

想象力,也需要以形象思维作为基础。

爱因斯坦说:

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,因为知识是有限的,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,推动着社会进步,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。

爱因斯坦在十多岁的时候,思考一个问题:「如果我的速度跟光一样快,会发生什么?」

他想象自己「乘」在一束光上。

他开始了「思想实验」。

例如,想象火车上的场景。

如果一个人站在火车上,而他的朋友在地面,一束光线照射在火车的头尾,他的朋友会同时看到亮光。但是,那个在火车上的人却感觉火车前进的方向早出现光亮。

爱因斯坦相信,火车里或地面所见的不同说明时空是相对的、是可以变化的,这个实验也为建立狭义相对论打下基础。

爱因斯坦的很多成就,跟他的形象思维能力,关系密切。

这也是理科学习,甚至整个人生成长的基础思维要素。

思维金字塔

理科学习需要哪些思维能力

在第一部分「理科学习观」,我们讨论了要实现高水平理科学习,所需要了解的原理、掌握的方法。

要高质量落实上述方法,需要思维能力作为基础。而反过来,进行理科学习,一个核心目的,也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。

第一部分核心主题是「学习」,第二部分核心主题是「思考」,这两者,本来就是相辅相成。

要在理科学习上通透,需要整体思维能力的出色。

上述思维能力,相互影响,构成了我们思维体系。

我们的人生,有三件事情:

  • 感受世界
  • 理解世界
  • 改变世界

对这三件事情,对应着三种类型的思维能力:

  • 感受世界 => 形象思维(关注经验、直觉、感受,注重建立经验、形象化的意识和能力,产生听觉、视觉、触觉、动感等)
  • 理解世界 => 抽象思维(从形象层面升级,产生抽象概念、模型,理解形象背后的抽象规律)
  • 改变世界 => 创新思维(打破常规、创造出新事物、新观念、新科技)

这三种类型的思维能力,阐述了能力问题。然而,为什么人们要去感受、去理解、去改变?

这就涉及到动机问题。

人的内在驱动力,跟主动思维的关系密切。强烈的好奇心、探索欲、追求卓越的精神、高度责任感,这些往往都是高度主动心态的产物。

没有高度主动的思维,那么就容易停留于表面,被动的接受现状、服从安排。比如老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,不会就死记硬背,缺乏深入学习、思考的动机。

我们看学习顶尖的人,往往他们主动性强,不是因为「老师、爸妈让我学习」,而是自己就想要学习爱学习。

他们也有自己的学习思路、打法、规划,不会盲目遵循老师、学校的安排。

他们不满足于答案,而是会提出各种问题、去探索研究。

这些,都是高度主动性的体现。

三个层次的抽象思维

在抽象思维的范畴,又有三种思维:

  • 逻辑思维(一元思维)
  • 辩证思维(二元思维)
  • 整体思维(多元思维)

一个常见的误区是,把「逻辑思维」等同于「抽象思维」。

真正顶尖的抽象思考、把握本质的能力,是需要上述三者的共同作用。

我见到一些顶尖高校的同学,他们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进入一流学校的,逻辑思考能力不错。但是缺乏大局观,容易钻牛角尖。

单从他们的那个逻辑链条看吧,未必有问题,推理链条严谨;但整体思维欠缺,难以把握整体形势,最后还是搞不定。

这背后是整体思维、辩证思维的缺失。

精准学习新科技

精准学习的科技基础:四合一精准战争体系

要实现一次搞定,就需要高度的精准。

最重要的不是打了多少枪,而是打中多少环。

而要实现高度精准,就需要高科技的战争体系。

在上个世纪,美国在朝鲜战争、越南战争中,坐拥地球最强的火力,狂轰滥炸,然而并没能达成战争目的,反而自己都消耗不起了。

例如在朝鲜战争,美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火力投放,自身都库存告急,除非全面动员,否则按照这种强度,打不下去了。

在越南战争中,美军进行了地毯式轰炸,然而并没有解决问题,自己陷入了泥潭战争,国力衰退,在全球面对苏联,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放手。

今天的应试学习,跟当年美军类似,采用的就是狂轰滥炸路线,指望通过反复刷题,地毯式轰炸取胜。

当然,其实你的水平,远远不如当初的美军。

但就连美军都支撑不起,何况你呢?

最终大多数同学,打光了自己最宝贵的库存(时间),连压箱底的军火(睡眠时间)都压榨出来了,然而并没有多少用。

陷入应试战争泥潭。

痛定思痛,美军开始了军事革命,用信息化精准战争路线,代替了传统工业时代的无差别蛮力攻击路线。

体现这种革命成果的经典,是2001年的海湾战争。

在海湾战争中,美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:

  • 42天结束战斗
  • 美国为首联军死亡378人,伊拉克军队死亡25000人
  • 美国为首联军受伤1000人,伊拉克军队受伤75000人

速战速决,伤亡轻微,美军一扫朝鲜战争、越南战争阴影,开始军事制霸全球。

在这场战争中,美军开启了精准打击模式。

在开战,美军电子战飞机压制伊拉克雷达,用隐形战机摧毁了伊拉克防空指挥中心,打击伊拉克指挥节点。

然后,对于伊拉克的各种雷达,美军开始扫描模式,一旦侦查到雷达的电磁波,就开始精准反击,例如使用反辐射导弹,顺着电磁波信号摧毁雷达。

这样伊拉克的雷达要么被摧毁,要么不敢开机。情报体系被完全压制。

伊拉克的战机虽然还在,但失去了指挥联络、侦查信息,也就很难构成威胁。

美军实现了吊打。

这种基于高科技代差的精准战争,打起来非常爽,一次搞定,但支持它的精准战争体系,却是高投入、高科技、高门槛的。

为了支持这样的战争,需要4合1的高科技信息体系:

  • 侦查科技
  • 指挥科技
  • 作战科技
  • 通讯协作科技

1)侦查科技

在海湾战争中,美军启用了高分辨率军用卫星、电子侦察机、夜视器材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侦查设备,从而高效的收集各种情报。

例如夜视器材,让美军可以在夜间看到敌军;电子侦察机可以侦查伊拉克雷达信号,定位雷达来源。

这些为精准打击提供了信息基础。

在后期的地面战争中,伊拉克布重兵准备迎战美军进攻,但在部分沙漠地带,并没有重点防守。

因为这些沙漠都是无人区,条件恶劣,伊拉克人自己都没法穿越,认为美军更不可能通过这一区域。

然而萨达姆没有想到的是,美军的GPS卫星定位系统,已经可以实现精准到米级别的定位。加上各种侦查情报来源的地图数据,例如军用卫星的地图扫描。美军成功的穿越了死亡沙漠地带,打了伊拉克措手不及。

2)指挥科技

在指挥科技中,至关重要是战场信息综合仪表盘,也就是能够综合各个渠道的侦查信息,自身作战状况,在指挥中心综合显示,让指挥者能够既见树木、又见森林。

这种综合仪表盘,通常是基于高精准的地图,在地图上能够显示各种动态,包括敌情、自身作战状况。

在今天的战争中,指挥很多时候是在预警机里面进行。因为要汇总大量的数据,搜集情报,然后作出判断。在后方太慢,前线指挥就往往放到预警机里面。

我们看预警机里面的照片,很多时候给人感觉就像打游戏。有几台电脑,然后每台电脑上都有精准的地图,还有相关的数据。这就像玩战略游戏。

3)作战科技

在海湾战争中,美军使用了精确制导导弹、反辐射导弹之类的作战科技,可以精准的命中目标。

从此前的狂轰滥炸模式,华丽转身为精准打击。

4)通讯协作科技

上面的3种科技元素,分散在不同的功能单元,例如侦查信息可能源于卫星、电子侦察机;作战导弹在轰炸机、巡洋舰上;指挥中心在预警机、航空母舰上,如何有效的把它们连接起来、协同工作呢?

这就需要通讯协作的科技。战机稍纵即逝,信息要及时传达到相关单元,能够统合达成作战目标。

这样最终,侦查、指挥、作战、通讯协作共同构成精准作战的四合一体系。

精准学习的科技革命:打赢信息化学习战争

1991年的海湾战争,开启了信息化时代的精准战争军事革命,引起了中国的高度重视。

传统的陆军大规模战争模式,在精准信息化战争面前,遭遇严重挑战。

1993年,中国制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,要「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」。

2004年,中国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,目标是「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」。

2015年,中国国防军事策略更加精炼:「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」。

越来越明确。

在2019年国庆七十周年阅兵,中国展出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科技装备(例如DF-17高超音速导弹、无人侦察机),各种相关部队也登场(例如雷达部队)。

2020年,北斗三号工程组网完成,中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精准定位能力。

可以说,这意味着从1993年开始,中国军事信息化革命、精准战争体系的标志性完成。中国在东亚区域,已经具备了对美军的精准战争优势。

从1993年到2020年,27年。

在2015年「中国的军事战略」白皮书中说:

坚持灵活机动、自主作战的原则,运用诸军兵种一体化作战力量,实施信息主导、精打要害、联合制胜的体系作战。

注意这几个词:「实施信息主导、精打要害、联合制胜的体系作战」。

白皮书中还有一句话:

推动战争动员以人力动员为主向以科技动员为主转变。

研读这份白皮书,也是希望你意识到自己的落后,以及前进的方式。

今天看上去你很努力,甚至觉都没睡好在刷题,但是你的高考战争动员,还是人力动员,缺乏科技加成。

从2014年到现在,我用了6年的时间,来研发知识森林学习软件,从而让你能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学习之战。

知识森林学习系统:精准学习的4合1战争体系

前面谈到,要支持精准战争,需要有侦查、指挥、作战、通讯协作的4合1高科技战争体系。

知识森林学习系统,就是为你在学习领域,提供这样的精准战争体系。

它也包含4大元素:

  • 侦查科技
  • 指挥科技
  • 作战科技
  • 通讯协作科技

前面谈到,有一年春节,我帮助表妹补习数学。最早产生开发这套系统的构想,就是因为那次数学补习。

表妹的问题,要系统化的改变,就需要补整体的知识体系。

然而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。

那时候春节也快结束了,我就跟表妹解释了知识体系的概念,然后让她接下来做一件事情,就是自己把数学的知识点,从初中开始就梳理出来,梳理成一个大的体系。什么是更基础的知识点,如何一步步产生后期的知识点的。

有了这个全局的体系图,她做题就要看,自己目前错误都在什么地方,先从基础的补起。

那时候我意识到,我们缺乏一个工具。

最好是有一个学习工具,可以直接在工具里创造知识点、创建案例(题目)、建立他们之间的关系。创建好了,自动的就可以基于这些产生知识体系图谱。我们可以浏览知识,看它相关有什么知识。

还有,对这些知识点,我们可以打标签,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标签。例如熟练掌握显示为绿色,有待提升显示为黄色,问题严重显示为红色,这样从知识体系图上,直观的就能看到当前自己的掌握度。

同时,这个工具应该支持协同的知识体系建构。例如我可以先创建一些基本的知识点,建立关联,给我表妹起个头,让她看到应该怎么做,基于我的工作继续下去。然我哪怕是在网上,也就可以直接看到她的后续工作,可以评论、可以加一些内容等等。

如果有了这个工具,最好学生从一开始上学,每上一课,就梳理自己的知识,加入到体系中,这样一步一步跟着课程,知识就很清楚,可以掌控全局。而且因为是从一开始就自己建构的,学习效果就牢固。

而且可以看到自己的知识成长过程,有成就感。

然而,并没有。

结果现状是,别的不说,学生学习连个自己知识体系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,学了几年还是没有全局感。就像打游戏,地图都没开就造兵打仗。

我花了很多时间寻找这样的工具,然而貌似并没有。

于是我考虑,要不要自己做一个。

难度貌似挺大,连参考的都基本上找不到,需要自己设计。

这个考虑就考虑了几年。

其实上面最初我的考虑,就已经包含几个方面的要素了:

1)作战

可以直接在工具里创造知识点、创建案例(题目)、建立他们之间的关系。

对这些知识点,我们可以打标签,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标签。例如熟练掌握显示为绿色,有待提升显示为黄色,问题严重显示为红色。

2)侦查

自动的就可以基于这些产生知识体系图谱。我们可以浏览知识,看它相关有什么知识。

3)指挥

有知识掌握度的全局地图,可以直观的看到当前自己的掌握度态势,从而做出改进决策。

4)通讯协作

这个工具应该支持协同的知识体系建构。例如我可以先创建一些基本的知识点,建立关联,给我表妹起个头,让她看到应该怎么做,基于我的工作继续下去。然后我哪怕是在网上,也就可以直接看到她的后续工作,可以评论、可以加一些内容等等。

最后,我决定自己开发。这就导致了知识森林学习软件的诞生。

知识森林学习系统:侦查科技革命

对于精准战争体系而言,最基础的科技并不是作战,而是侦查。

道理很简单,要实现精准,首先你要能够准确的「看到」。而这就是侦查科技的功能。

人类历史上很多科技突破,都是侦查能力的突破。

例如,以前我们是看不到人体内部骨骼的。X光的发现,让我们能够对人体内部进行可视化侦查,从而推动了医疗的变革。

再比如雷达让我们可以在更远的地方,看见本来看不到的敌情,从而导致了军事科技的革命。

从这个角度反思今天的学习,我们都知道知识体系至关重要,但是因为难以「看到」,导致我们就像在X光发明之前的医疗状态,往往是一摸黑。

对于学神级别的人来说,他们常常自带了无形的知识体系建设能力,在头脑当中就可以有效建立起强大的知识体系。然而大多数人却没有这样的一种能力,而且因为没法看见,甚至连学都没法学。

因此知识森林最基础的科技,是「让知识体系看得见摸得着」。

在知识森林中,你可以直观的看到知识体系地图,这当中包括:

  • 知识点
  • 知识之间的关系(线条)
  • 知识体系演化脉络(粗线)
  • 知识掌握度状况(不同颜色)
  • 疑难知识与题目案例(问号图标表示)
  • 错误知识与题目案例(叉号图标表示)

图示:疑难与错误

这项核心科技说起来简单,你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,它是多么的革命性和颠覆性。

举个例子,如果今天开车,把前面玻璃都给蒙上,你还能开吗?

你看不到了,你的光学侦查科技失效了。

但从知识体系建构的角度,你很大程度就是蒙着眼睛学习。

只是你摸黑习惯了,反而觉得黑暗才是正常的。

知识森林学习系统:作战科技革命

学习中的作战,从知识体系建构的角度,就是前面谈到的通透学习3步流程:

  1. 寻宝(识别创建知识点)
  2. 连线(梳理知识关系脉络)
  3. 占领(评估改进掌握度)

在知识森林软件中,提供了对这3个步骤完整的支持。

而且,实现了跟教科书和高考真题的高度整合。

你可以直接标记教科书中的内容,创建知识点(在创建的时候,可以对教科书相关内容进行AI文字识别,这样自动的产生知识点内容)。

这样,你一边浏览教科书,一边建构知识体系,这个过程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。

同样的,你可以选择高考真题的相关内容,创建生成题目案例。链接到知识点。

这样,知识森林学习软件,实现了知识体系建设作战的高度数字化。

知识森林学习系统:指挥科技革命

我研究战争统帅,发现他们在作战指挥时,非常关注全局地图。

比如说林彪或者粟裕,解放军的顶级将领,他们打仗之前往往有一件事情,就是看地图,可能在一个地图上就要看上半天甚至一天。基于高度精准的全局地图研究接下来的战略决策规划。

联系到这一点,我们也能发现传统的熟练学习的关键问题。

传统学习模式,更关注单点和局部。比如某个知识点是怎么回事,一道题怎么解?然而却很少能够把握全局。最简单的,你根本没有整体的地图。

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讲,熟练学习路线,是仅仅把学习者当成一线的战士的。

然而你要真正把握学习,那就不仅仅是一线的战士,而且你还是统帅,要运筹帷幄。你要看到的是天下。而不仅仅是一城一池,一个塔楼,一条路线。

因此知识森林,模拟了战略游戏的地图理念。

比如我把知识点真正形象化变成一个城堡,题目案例变成一个灯塔的形状。

对于知识体系的脉络线,进行了显示优化,你可以把主脉络变成更粗的线条,次要的脉络变得细一些。

这样最终看起来,在一张地图上就像是能看到一个交通网络。最粗的线条表示最主要的脉络,就像我们国家的核心高速公路线。次要的可能就是省级道路。

再加上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占领度。那么在一张地图上,我们就能看到我们作战的全局。

在这样的全局地图上,很容易产生直观的洞察力。例如哪些区域掌握度薄弱,从而提供战略决策的支持。

知识森林学习系统:通讯协作科技革命

知识森林学习系统,在通讯协作上最大的革命,是它支持知识体系的分享和协同建构。

这一功能最直接的应用,就是作为老师,我会在教学项目中,建构一个知识体系,分享给同学,作为你学习的参考。

这样一来,你在学习过程中,建构了自己的部分,可以参考我的知识体系,来分析差异所在。

如果对知识有什么问题,也可以在老师开放的标准知识体系中讨论,这样大家就可以共同交流了。

因为你的知识体系默认是你自己才能访问的,因此其它同学无法和你互动。

但老师的知识体系是开放的,因此大家可以非常精确的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进行讨论交流。

同样的,在教育项目中,也会建构一个标准的高考真题库。

这样你对特定的真题有什么问题,可以直接在特定题目下面进行讨论分析。

而且因为参考学科知识体系和参考真题库是打通的,真题链接到相关的知识点,知识点链接到相关的真题。

因此你可以浏览标准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,查看它都关联到哪些真题。同样的,你可以从真题,跳转到相关知识点。

换句话说,通过这种协同分享机制,你就站在了一个标准的知识体系和真题库的肩上,并且可以加入其中的讨论、笔记交流等。

这样,你就从玩单机版游戏,变成了玩团队版游戏,作战效能有了革命性升级。

演示:知识森林精准学习体系

未来时速:精准、全面、及时、洞察、协作

前面讨论了知识森林学习系统,作为4合1精准战争体系的核心科技:

  • 侦查(知识体系可视化)
  • 指挥(全局精准知识地图)
  • 作战(寻宝连线占领一体化、教科书与真题打通)
  • 通讯协作(参考知识体系与真题库分享交流、协同建构)

1997年,比尔盖茨写了本书《未来时速》。

在书中,他展望了信息化革命对企业运作的影响,强调「数字神经系统」的重要性。

这本二十年多前的书,一直到今天,依然具有高度的洞察力。

比尔盖茨说:

数字神经系统,由数字过程组成。

这些过程使得一家企业能迅速感知其环境并作出反应、察觉竞争者的挑战和客户的需求、然后组织即时的反应。

数字神经系统需要硬件和软件的结合,它与仅有计算机组成的网络的不同之处,是在于它提供了精准、及时和丰富的信息,以及这些信息带来的可能的洞察力和协作能力。

注意这段话:

它提供了精准、及时和丰富的信息,以及这些信息带来的可能的洞察力和协作能力。

反思我们今天的学习:

  • 你是否有精准、及时和丰富的信息?
  • 你是否有信息带来的可能的洞察力和协作能力?

当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,就会发现,我们今天的学习,是高度落后的。

基本的信息都缺乏,简直是活在大清。

举个例子,我随便问几个问题:

  • 在过去的一章,有多少知识点
  • 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,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出来的
  • 这些知识点,你的掌握度如何

你会发现,你很难回答出来,缺乏基本的调研分析和数据。

而基于知识森林系统的精准学习,回答这些问题就变得轻而易举。

比如你可以对章节的知识点,进行统计。看到有多少知识点,而且可以看到掌握度状况的饼图。

科技致胜:从人力动员转向科技动员

海湾战争,点了精准战争科技树的美军,42天战争了伊拉克,一次搞定。

今天你的学习呢?

你要学习美军,点信息化革命精准战争的科技树,从地毯式轰炸反复拉锯的学习模式,变成精准打击一次搞定。

你要学习解放军过去20多年的军事革命,打赢信息化学习之战。

坚持灵活机动、自主作战的原则,运用诸军兵种一体化作战力量,实施信息主导、精打要害、联合制胜的体系作战。

品味中国国防白皮书这句话:

推动战争动员以人力动员为主向以科技动员为主转变。

你必须摒弃传统的人力动员模式,转向科技动员,点科技树爆生产力。

通透学习3游戏

通透学习3步游戏:体验愉悦、效果通透

要实现一次消化,我们需要实现通透学习的正金字塔。

也就是说,要循序渐进做好3个步骤:

  1. 精准理解学科知识体系
  2. 精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
  3. 精准巩固学科知识体系

大致对应着这3个步骤,我将其游戏化,产生了通透学习的3步游戏。

  1. 寻宝(识别创建知识点)
  2. 连线(梳理知识关系脉络)
  3. 占领(评估改进掌握度)

这样一个流程,不仅仅是确保学习的高效果,而且是把学习游戏化,从而确保高体验。

按照这个3步游戏,循序渐进,保证每一步的学习质量,就能实现一次消化、对知识体系的牢固掌握。

第一步:寻宝游戏

在这一步,我们要在教科书上,识别其中的知识点,将它标记和创建出来。

知识点,就是教科书中的宝藏。

在这一步结束,将会产生零散知识点地图。

第二步:连线游戏

在这一步,我们需要分析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,提炼知识体系的演化脉络,将第一步产生的零散知识点连接起来,从而建立起整体的知识体系。

在这一步结束,将会产生知识脉络地图。

第三步:占领游戏

在这一步,我们需要评估和提升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度,在知识地图中进行标记,最终实现一统天下。

在这一步中,我们将会持续更新知识掌握度地图。

造大楼 vs 搞维修

前面的建构游戏3连环,前两步,整体对应着「精准理解学科知识体系、精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」。而第三步,则是对应「精准巩固学科知识体系」。

前两步是「造大楼」,而后一步则是「搞维修」。

如果你的楼都没造好,摇摇欲坠,那么哪怕每天都在修理,还是没多少用。

从造楼的比喻来说,第一步「寻宝游戏」(识别创建知识点),就像是准备造楼的原材料。

而第二步「连线游戏」(分析关系提炼演化脉络),则像是建立大楼的框架。

这两步都没做好,就天天开始搞修理,那就简直了。

归根到底,概念知识体系不牢靠,频繁刷题也就缺乏意义。

学习第一定律:效果定律

关于学习效果,可以概要理解为一个简单公式:

学习效果 = 理解质量 x 建构质量 x 巩固质量

三者是乘法关系。

这就意味着,如果理解和建构不过关,那么整体学习就不及格。

例如理解60分、建构60分,哪怕看上去巩固100,最后也就是0.6×0.6×1=36分。

这就是为什么同学们反复刷题、效果不佳。

数学知识体系建构质量评估:学习完成度评分

在知识体系建设过程中,可能同学想要知道,到底自己目前建构,做的怎么样,评分是多少。

为此,我在数学知识体系建设项目中,也自己建构了一套知识体系,作为评估的参考标准。

你在建构数学知识体系过程中,可以获得参考评分。

整体学习进度评估:

知识点识别度评估:

关系与脉络完成度评估:

知识巩固完成度评分

这样,在建构过程中,你可以持续的参考老师的体系,来反思自己的建构过程,改进建构质量。

通透学习3步游戏:学习的游戏化体验

前面我们讨论了通透学习3步游戏,从体验的角度,它的设计,是要实现高度游戏化的体验。

我们回顾一下,心流的产生,需要3个条件:

  • 参与者可以感知的清晰目标
  • 即时反馈
  • 挑战与技能匹配

基于通透学习3步游戏:

  • 参与者可以感知的清晰目标(寻宝、连线、占领,目标清晰)
  • 及时反馈(每一个动作都会产生可见的结果,例如寻宝创建了知识点就会显示出来、连线就会看到可视化的线条、更新掌握度就会看到不同的颜色;再加上学习完成度的评估机制,可以看到自己的知识建构评分)
  • 挑战与技能匹配(循序渐进的步骤、可视化的进度状况、容易达成两者的匹配)

愉悦体验3要素

思维转变:从坚持吃苦到追求享受

在应试教育中,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,就是吃苦论:

  • 搞定成绩,不吃苦是不行的
  • 你要坚持下去,坚持吃苦才能最后有甜头

这种观念害人不浅。

真正高效的学习思维是:

最重要的是能享受,学的爽根本就无须坚持。

你打游戏,需要告诫自己要坚持吃苦吗?

巴顿说:战争胜利不是靠你们为国捐躯赢得的,而是让敌人为国捐躯赢得的。

胜利不需要你的牺牲,而是需要你的享受。

为什么学渣学得痛苦,学神学得享受?

游戏迷们应该有这样的体验:你完全沉迷于游戏中,时间开始飞逝,杂念消融,整个人处于忘我的状态。突然间发现:靠,怎么晚上3点了。

心理学家米哈里·米哈伊普,将这种状态称之为心流。在他的著作《当下的幸福》(吐槽一下这本书的中文名,英文名是《Flow: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》)中,对心流的定义是:

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中,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。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,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。

家长经常困扰的一个问题就是「小孩不好好学习,喜欢游戏」。从心流的角度来解释:

相比枯燥的课堂教育,大多数人更容易在游戏中,体会到「全神贯注」的感觉。事实上,多数人最认真的时候,通常就是在游戏的时候。

反过来,上课和做题这些事,对于普通学生而言,产生这种「令人愉悦的体验」的概念很低。

心流的产生,需要3个条件:

  • 参与者可以感知的清晰目标
  • 即时反馈
  • 挑战与技能匹配

一款设计优良的游戏,就同时满足这3要素:

  • 你进去,就有明确的目标,要完成什么任务、完成的怎样,指标清楚
  • 你打怪砍了多少血,血条都直接显示出来(即时反馈)
  • 循序渐进的关卡(你能力弱的时候,对手也弱;装备技能上去,挑战也变得更大,因此实现了技能-挑战匹配)

好啦,很多同学在学习中,感受到的就反过来了。

  • 目标不清晰(到底要学啥、学到什么程度、一头雾水)
  • 反馈不及时(学得怎么样,缺乏即时反馈机制。哪怕做题做错了,也不知道到底什么错的)
  • 挑战-技能失衡(要么难度太大,完全搞不定,比如上课因为缺乏前面的知识基础,已经听不懂了;要么难度太低,很无聊)

挑战-能力-情绪图

关于技能与挑战匹配,如下的图中,表示了它们对人的情绪影响。

这当中的8个区域,可以分为两部分。

首先我们看左边的红圈区域,我称之为「吃苦区」。

在这个区域,因为挑战与技能的不匹配,会导致负面的心理状态。

在「高挑战-低技能」区域,学习者容易陷入焦虑状态。看上去在反复刷题、死记硬背,各种努力,然而因为难度太高没法驾驭,其实只是在做无用功。这样越努力,往往就越焦虑,自己都怀疑有没有用。

而在「低挑战-高技能」区域,比如题目太简单,但因为学校布置作业必须完成,很难激发兴趣、觉得有意义,因此就陷入冷漠、无聊等状态。

在应试教育中,学生大多数时候,都是在这种吃苦区域,情感体验负面。

而顶尖的学神,他们反过来,则是在「游戏体验区」,如下图红圈所示。

前面谈到沉浸式的「心流」体验,心流通常是在「高挑战-高技能」区域。

例如两支顶尖的球队,旗鼓相当,互相攻防水平都很高。在这样的比赛中,需要全神贯注,有来有往,那么这时候沉浸状态就容易出来了。

学习也是如此,高水平遇到高挑战,最能激发出感觉。

心流是在「高技能高挑战」中出现。这一点解释学神为什么能够沉浸于学习,而反过来学渣就比较困难。

高质量的游戏设计,通常是循序渐进的,在游戏过程中会逐步提升参与者的技能状况与挑战水平。

但学校教育没能力管这么多,用听课为例,反正进度都是事先安排好的。可能你前面一个知识点没学好,接下来的学习就成了「低水平高挑战」(焦虑状态),然后一环扣一环持续下去。

同样的,今天你在60分水平,基础知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,反复刷题但是没有能力诊断问题所在,那又是「低能力高挑战」,在焦虑中循环。

这里还有个问题:难道学神就永远是高技能高挑战吗?他们转入新的主题领域的时候,难道就不会遇到挫折吗?

答案是当然会。

但学神除了基础好能够融会贯通之外,还经常自带「学习路径分解」能力。他们能够将一个高度挑战性的目标,分解为一步一步,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。

这样在每个环节中,能力与挑战处于匹配的位置,从而容易进入游戏状态。

而要做到这一点,基础还是通透学习能力。从而能够对学习目标的难度、以及自身的当前掌握水平,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评估。

从而才谈得上合理分解。

如果你走的是熟练路线,追求的就是死记硬背、反复刷题会用。那么因为缺乏对学习规律和学科的基本理解,遇到学习问题,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法评估目标难度、自身掌握水平,那就只能硬上。

所以,「通透理解能力」和「游戏化体验能力」,往往是相辅相成的,是属于少数顶尖学神的奢侈品。

大多数同学,在学习中更多的是陷入负面情绪状态,

这种负面状态,不仅仅是意味着你情绪不佳,而且也意味着对学科缺乏理解,因此在难度上没法有效调控。

因此,无论是从理论角度、还是感性角度,遇到比较长的停滞在吃苦区,都需要停下来反思改进。

总之,要有一种观念:「学习是来享受的,不是来吃苦的」。

吃苦你就错了,享受才是对的。

你必须追求享受,而非坚持吃苦

在传统的学习中,你往往被告知「要坚持吃苦,要有毅力」。

然而真相,却恰恰相反。

你当然需要努力学习、认真参与。但你的心态应该是要学会享受,去思考、去创造、去分析,去体验游戏化的学习方式。

你要看到自己知识体系的一步步的成长,要享受创造的乐趣,要面对挑战搞定挑战,体验兴奋和成就感。

你是来享受的,不是来吃苦的。

精准巩固3层次

诊断革命:从脚疼医脚到对症下药

要实现高效巩固,有两件事情:评估与改进。

  • 评估:精准发现问题
  • 改进:精准解决问题

缺乏高质量的评估,改进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。

做好评估,就需要深入挖掘错误背后的根源所在。

表妹的数学补习

有一年春节,我回老家。表妹在读高二,于是乘着假期,我帮她补习。

她那段时间还在补课,下午才回来。有一天下午放学后,我问她每天补课都在干嘛。

她说主要是做试卷,我就说你试卷中的错题做几道给我看看。

她做的时候,我就一直在看。

我发现,她在做题的时候,有好几次会停顿比较长的时间,或者是改来改去。比如在分式化简的时候,就会犹豫、涂改。

做完了三道题,我叫停然后问她:「你觉得你错在哪里」。

她就指着正确答案对我说,本来是这个,我做错了。

我就问她:「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吗?」

她说不出来了。

我就跟她说,「你在分式化简的时候,比较犹豫,中间还改了好几次。虽然有些时候勉强做对了,但说明这个知识点你没有掌握。」

分式化简这个知识点,是初中的内容。到高二了,她还是没有掌握。同样的,还有其他的欠账。

从战术层面来讲,她做了一道题目,还是没搞清楚,到底这道题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。例如我看她做题,在诸如分式化简这样的基本点上,哪怕是停顿犹豫涂改,也会认为很可能是问题(不牢固)。而她虽然做了很多题,却缺乏复盘反思。

从战略层面来讲,如果她基本的初中知识点掌握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。根本就不应该在补习的阶段,还全面刷题。而是应该重点训练,把这些最基本的点掌握好,再往前走。否则一方面成绩难以提升,另外也是耗费自己的时间在这些基本点上。

更要命的是,我们学习的知识,通常并不是孤立的,而是一个整体的体系,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如果前面的点没学好,后面那些知识点就难以掌握。这样一来,往往常见的局面就是今天欠账明天欠账,一开始还能勉强跟着走,到了某个程度实在跟不上了,就大崩盘。

从知识体系的「练军」和「打仗」角度,表妹的知识体系含金量,存在很大问题。

1)像分式化简这样的初中知识点,她没有掌握好

2)她甚至没有意识到,自己在分式化简这样的知识点上,有严重的问题,反思复盘能力很弱。

3)她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全局掌握,例如没有数学知识的全局地图(知识点、关联性尤其是相互依赖性),以及自己的掌握度状况

这导致她的学习生产力低下。虽然每天都在补习刷题,其实还是效果不佳。

反思评估质量:你是关注结果还是关注原因

在表妹的案例中,她做完了三道题,我叫停然后问她:「你觉得你错在哪里」。

这就是在让她来评估自己的错误。

她就指着正确答案对我说,本来是这个,我做错了。

她关注的,是「正确之果」。

然而我前面那段分析,重点在于「错误之因」,要找到问题的源头。

为了做到这一点,我首先要去观察她解题的全过程,发现她的犹豫、纠结、涂改。

从而定位隐藏的问题,例如特定知识点的缺乏掌握。

而定位到问题之后,我还需要深入思考,更深层次的原因。从对个体问题的分析,上升到战略战术整体层面。

要狠抓评估质量,关键就是要要把问题根源搞透彻。

这也是「一次搞定」的基础。

实现高效的两个步骤

要实现高效,我们需要做好两件事情:

  1. Do right things(做正确的事情)
  2. Do things right(把事情做对)

首先要确保我们在做正确的事情,大方向值得投入。然后才是把事情做对。

表妹对自己错题的看法,是「我这个答案错了,正确答案是什么」。

她关注的是「把事情做对」。

然而问题在于,她都高二了,初中基础相关知识都还不稳固,每天去上补习班做试卷,这件事情就不靠谱啊。

还不如回头先把这些初中的搞扎实。

Do right things。

从这个视角我们看评估与改进:

  • 评估质量 => Do right things
  • 改进质量 => Do things right

评估质量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把握问题的关键,做出高水平的判断,投入正确的事情。

改进质量,则是在此基础上搞定。

从表妹的错题分析来看,她的评估水平低下,根本就没办法发现关键问题,实现高效改进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努力也是撞大运。

因此必须停止盲目的改进,提高自己的评估能力。

从这个意义上,本书其实也是帮助你,提高对学习状况的认识水平,建立对自己的学习的整体评估框架,让你能够做出更好的判断。

评估与改进工作的3个层次两个方向

评估与改进工作,可以分为3个层次:

  • 战略级别的评估:学科整体层面
  • 战术级别的评估:模块级别(特定知识模块如「三角函数」、特定题目类型模块例如特定题型、语文选择题)
  • 个体级别的评估:针对个体(例如一道题目、一个知识点)

在表妹的错题分析案例中,她对自己的题目评估与改进,停留在个体级别。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。

而我从观察她的三道错题,首先发现了她表现出的对初中基础知识点的缺乏掌握,进一步把评估上升到战略战术层次,关注她整体知识体系、错题分析能力的全局。

也就是说,我在做错题分析的时候,实现了至下而上的升华。

从另外一个角度,之所以我会这么思考,其实是在让她做错题的时候,本身目的就是战略驱动的,想要通过看她做题,从学科全局来评估她的学习现状。

概要而言,这也是做评估和改进的两个基本路线:

  • 整体规划从上到下
  • 错题分析至下而上

要高效评估和改进,你要先从战略全局开始,层层推进。

而这个战略全局,有一个基本原则,就是要评估知识体系是否基本成型、甚至高度掌控。

如果知识体系都没基本成型,那么严格禁止大量刷题。

否则缺乏基本的理解,效能很低甚至副作用明显。

表妹就是这种情况,基本知识体系成问题,已经在大量持续刷题了。

反思你的评估能力

评估能力的低下,是要命的问题。

这意味着你根本没有能力去有效的改进,只能无头苍蝇撞运气。

你需要反思你的评估能力,对这一问题有高度的觉察。

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评估与改进能力表。

每一单元格,可以用红灯黄灯绿灯来表示你的能力。

在案例中表妹是这样的:

而我是这样的:

有了六个绿灯,意味着你哪怕有错误疑难,也可以高效的诊断问题,进行改进,因此成长速度很快。

学透理科3步曲

从反复拉锯到一次搞定

孙子兵法云:

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,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。

反复打,哪怕常胜,也并不是最高水平。

顶尖水平,是「不战而屈人之兵」,或者一战而胜。

学习上也是如此,反复刷题并不是值得夸奖的事情,能够一次搞透,才应该是学习的榜样。

从追求努力到追求胜利

在追求熟练的应试教学中,普遍的思想就是「你要努力、如果不行就要继续努力,一直坚持下去,直到搞定」。

造成的结果,就是很多同学连睡眠都保障不了,生活也没了,基本的健康都成了牺牲品。

然而单纯的努力,本身并不是收益,而是成本。是能量的消耗,而非价值的创造。

孙子兵法云:

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,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。

为什么呢?孙子说:

凡用兵之法,驰车千驷,革车千乘,带甲十万,千里馈粮,内外之费,宾客之用,胶漆之材,车甲之奉,日费千金,然后十万之师举矣。

其用战也胜,久则钝兵挫锐,攻城则力屈,久暴师则国用不足。夫钝兵挫锐,屈力殚货,则诸侯乘其弊而起,虽有智者,不能善其后矣。故兵闻拙速,未睹巧之久也。夫兵久而国利者,未之有也。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,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。

故兵贵胜,不贵久。

这段话告诉我们,用兵是非常高成本的事情,久战国虚,「钝兵挫锐」,容错率很低,风险很高。

因此要追求胜利,而非努力。

在学习上也是如此:

不尽知努力之害者,则不能尽知努力之利也。

在应试中刷熟练度的同学,也是久战不下,「钝兵挫锐」。

但他们搞不定,习惯性的就「更努力」,投入了消耗战,于是形成恶性循环。

你要在思想上彻底认识到这个问题,从「追求努力」转向「追求胜利」。

两种战术体系:反复刷题 vs 一次搞定

要学好理科,我们需要首先理解学科的知识体系,然后把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。

这就像玩积木游戏。

每个学科,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。而且越是理科,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强关联度高,环环相扣。

这样,学科自身就像是一个成型的积木大厦模型。

我们需要首先去拆解这个模型,分析它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,有哪些基本元素,是如何一步一步组合更高的楼层的。

那么,拆解清楚了,我们再自己按照这个逻辑,把积木给搭起来。

如果别人怎么搭的都没搞清楚,自己搭建就有麻烦。

在现实中,因为模型巨大复杂,这个工作,是交互进行的。

我们拆解一部分,自己搭一部分,然后继续拆解、搭建。

例如听课,一方面是理解老师、教材的内容,一方面就是自己建立起内化的知识体系。

学习顶尖的人,他们拆的很透,搭的很牢。对于各个积木了如指掌,因此哪怕遇到新的模型(题目),也很快可以搭建或者拆解出来。

从这个角度,从积木游戏的角度,学习就像是:

  • 拆积木(理解学科知识体系)
  • 搭积木(创建学科知识体系)
  • 稳积木(巩固学科知识体系)

这三个动作,是环环相扣的。

如果拆解都成问题,那么你就很难搭出来。哪怕是搭出来了,也不稳固,要在后续稳固上大量花时间,还有倒塌风险。

要建设高度通透的知识体系,就要循序渐进做好3个步骤。

而在应试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、追求熟练度的学习,是反过来的。

在理解上大条、在建构上粗糙,导致知识严重碎片化。

这样一来,很难搞定知识和题目,巩固任务就特别繁重而低效,导致大量的补习、反复刷题。

因此就成了大头症。

尽管花费天量时间去巩固,然而并不能带来学习效果的本质改变。

因为缺乏基础。

要实现革命性的效果,核心在于理解、建构、巩固的循序渐进,实现三个高质量。

分析、评估、创造:各环节学习质量关键

回顾布鲁姆分类法,我们谈到学习目标/掌握度的6个层次:

其中对于理科学习至关重要的上3层:分析、评估、创造。

再思考本章谈到的,理科学习的3个步骤:理解、建构、巩固。

它们之间,有什么样的关系呢?

学习战术环节 关键学习活动
理解学科知识体系 【分析】学科知识体系
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【创造】学科知识体系
巩固学科知识体系 【评估】薄弱环节,精准改进

好啦,这里要敲黑板了,重点出来了。

我们可以看到,在知识体系建设的3个战术环节,每一个环节的关键学习活动,正好对应着布鲁姆分类法,上三个层次中的一层。

1)理解学科知识体系:分析驱动

要理解学科知识体系体系,就需要进行深度分析:

  • 课程中包含哪些知识点?
  • 这些知识点有怎么样的相互关系?
  • 课程的授课逻辑是什么?
  • 知识体系演化的脉络是什么?

2)建构学科知识体系:创造驱动

在建构环节,核心任务是把知识体系创造出来,具备自己来推导产生学科知识体系的能力。

这一环节,首先要基于第一环节对之体系的深入分析理解,同时还要加入自己的创新。

例如在前面「集合的概念」一节的建构中,除了课本上原有的知识点,基于分析,还归纳创造了「集合的性质」这些结构性知识点。

而发现跟集合表示的相关知识点比较多,难以清晰理解,归纳创造出「集合表示的3个层次」,最终有效的支持、创造了这一节的知识体系。

3)巩固学科知识体系:评估驱动

在巩固环节,有两个基本任务:评估和改进。

  • 评估:发现问题
  • 改进:解决问题

如果没有精准的评估,那就很难精确定位问题,容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,甚至没病的地方砍上一刀。

在传统的学习中,同学们普遍忽视评估的重要性,也缺乏精准评估的能力。因此很容易快速去改进表面问题,从而造成大量无用功。

为什么学习没效果?3个忽略3个强行

前面我们谈到两种学习战术体系:

高质量的学习,体现为右边底盘扎实的正金字塔结构。

然而大多数同学,在三个环节上普遍动作变形,就成了左边的大头症。

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变异呢?

从每个环节的学习质量角度来说,追求熟练的应试学习,存在「3个忽略、3个强行」。

学习战术环节 关键质量缺陷
理解学科知识体系 忽略分析,强行记忆
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忽略创造,强行刷题
巩固学科知识体系 忽略评估,强行改进

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:

不懂就先记下来,关键是要多做题,能熟练应用。

这种思想非常之糟糕,很容易导致你理科学习一塌糊涂。

1)不懂就先记下来

这就是在「理解学科知识体系」的阶段,出现了问题,不去进行深入分析,强行记忆。

2)关键是要多做题

都没理解,课本的知识结构都没建立起来,就想要开始刷题,强行建构了;或者巩固了。

3)缺乏对「不懂」的深入评估

不懂,到底哪里不懂?是看了书本定义完全不知道说啥,或者跟不上老师的节奏?具体在什么地方跟不上节奏的?

是对这个知识点本身不理解,还是前置的基本知识没有掌握?

这些都需要进入更深入的评估,来发现「不懂」的根源,从而可以对症下药。

但上面这句话,轻飘飘就跳过了深入的评估,强行改进(记忆)。

缺乏分析、缺乏创造、缺乏评估。

只想着记忆和应用,只关注布鲁姆分类法的下三层。对上三层的活动缺乏重视,也没有对应的能力。这也就必然导致「理解、建构、巩固」整个战术体系的变形,费力不讨好。

研发驱动的学习

研发驱动的学习 vs 复制驱动的学习

在知乎上有个问题:

为什么都是早上7点到学校学习,晚上9点下课,大家学习效果千差万别,到底差异在哪里?

我们看大多数公司,他们的利润率很低,甚至在生存的边缘,而一些顶尖科技公司,他们利润率很高,还有规模效应。这两种公司,到底差异在哪里呢?

从国家的角度来看,我们知道中国也一直在希望要进入高端产业,在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。那么到底什么是高端产业?什么是低端产业?

一个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,所谓高端产业往往是科技含量高,研发密集型;而低端产业则是科技含量低,劳动密集型。

同样的道理,大多数公司往往是劳动密集型,做的主要是搬运复制的活,靠简单重复劳动赚钱,赚的是辛苦钱。

而顶尖科技公司往往是科技含量高,研发密集,很大程度赚的是科技创新的钱。

与此类似的,在学校里面大多数人包括学霸。本质上依然是低端的产业,或者说低端公司。

学霸算是低端公司当中的过得不错的那批,就像低技术的产业里面依然有赚钱的公司,他们本质上走的是搬运复制路线,靠的是劳动吃饭。

而学神则更像是学习当中的高端科技公司,走的是科技研发路线。

因此他们的战术和动作的出发点就是不一样的。这也就决定了整个学习生产力的根本差异。

  • 熟练路线:复制驱动
  • 通透路线:研发驱动

举个例子,学神的学习常常是带着问题去做研究的。比如同样是学高中数学,大多数学生甚至学霸可能等着老师讲,老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,或者书上说什么我就学什么。然后记笔记,就是把老师讲的话给搬运过来,缺乏自己的研究思考和创造。

而学神就反过来了,比如学神可能会去研究,高中数学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呢?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进度安排呢?高中数学课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?考纲又是如何制定的呢?是如何命题的呢?这就是从研究出发的学习。

我们讲学问学问,其实「学问」只是结果,而「问学」才是过程,要有疑问并且带着疑问去学习。而大多数同学他们其实没啥疑问。上课只是在被动的吸收、复制、搬运。

要从熟练路线转型到通透路线,学习的起点就要发生变化,从低阶的搬运复制转向高阶的研究创造。

研发路线的落实起点:布鲁姆分类法

那到底如何落实这件事情呢?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核心知识点,叫做布鲁姆分类法。

布鲁姆分类法这个名称,来源于它的一个关键设计者布鲁姆。最早它是用来帮助设计教学目标评估学习掌握度的。

它把学习的目标/掌握度分为6个层次:

这6个层次如何理解呢?我们就拿发动机引擎来举个例子:

你能够记住发动机引擎的概念,这就是记忆层次的掌握;如果你能够举例说出,或者识别发动机引擎,这就到了领会层次;到了应用层次,就是你能知道发动机引擎可以如何使用。

而分析这个层次的要求就更高。

分析是你能够理解发动机引擎的内部工作原理,包括诸如:

1)发动机引擎内部有什么样的组件?(结构)

2)这些组件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?例如气缸活塞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等。(流程)

也就是说应用这个层次,你是把事物或者当做黑盒子从外部去使用。而分析这个层次,你需要去了解这个知识或者事物的内部结构,搞清楚它的运作原理,从而进行分析。

在布鲁姆分类法原始的定义中,关注的是内部结构和流程分析。

而我自己的补充是,除了分析事物自身的内在结构,分析层次也意味着需要把事物放到更大的体系中去看,它在体系中的位置是什么,跟其它事物有什么关系,是如何互动的?

例如发动机引擎,它在汽车这个整体中,处于什么位置?起到什么作用?跟其它部件(比如底盘、轮胎等)是什么关系,会如何互动?

这样两方面结合,分析就完整了。

而评价则是指你能够对发动机引擎进行评价,比如他们的效能怎么样,有什么优缺点?适合用在什么地方?

最后,在创造层,则是指你可以基于你对这些知识事物的理解去改进现有的发动机,甚至创造出新的发动机。

这6个层次可以分为两大块。

  • 复制驱动:关注记忆、领会、应用
  • 研发驱动:关注分析、评价、创造

复制驱动的学习,关注下三层。

在学校里面,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讲说你们要背诵,把这些知识点都记住,你们要能够熟练的应用。其实这种思维都是局限在下三层的。

而同学们,记笔记往往是把老师讲的记一遍,做题是把正确答案抄一遍,这也是典型的复制驱动的学习。

然而通透学习的路线恰恰相反,上手就是关注上三层。

比如学神关注事物的内部结构,搞清楚它们的原理。这就是在分析层次上的运作。

而关注上三层,通常也就自然的会拉动下三层的掌握。所以学神不死记硬背,但他们的记忆还是深刻很多。

而且各科学习透彻的人,能够徒手自行推导知识体系。从一些基本概念开始,就把学科的知识体系给推导出来。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自己能够创造出学科的知识体系。这也就是在创造层次上的,掌握了整个学科。

所以我以前中学就对其他同学说,为什么你们要去记公式呢?核心的就那么些内容,剩下的都可以推导出来。很多时候你只要会推导,自然也就记住了。即使记不住现推也非常快。

这事对我来说很容易,因为我本身已经就实现了对学科整体的创造能力,能够从头把知识体系推出来,这也是因为我日常就在上面三层运作。

反过来我的同学做不到,他们日常都没干过这些分析创造的事情。最多关注怎么套公式,如何背诵记忆。所以看上去都是在学习,学习的起点和最终的掌握度,却有层次上的截然不同。

布鲁姆分类法与创新能力

今天我们在谈创新型社会,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。

要创新需要分析、需要做出质量的评估判断决策、需要有创造。

这就跟布鲁姆分类法的上面3层,密切联系在一起。

而传统的熟练路线的学习,关注的是下三层,记忆领会应用,「能熟练解题就好」。

为什么应试教育难以培养创新人才呢?因为都没有机会去系统化的训练发展分析、评估、创造的能力啊,从路线上就砍掉了这些活动。

这样又造成一个恶性循环,你缺乏创新所需要的分析评估创造能力,那么遇到事情怎么办呢?那就只能走下三路,去拷贝粘贴了。

应试教育体系里面的人,他们可能也觉得应试学习有问题,刷题不是好办法。但是因为缺乏上三层能力,不能深刻理解问题的根源,更难以创造新的思想和方案,于是他们还是只能走老路,哪怕他们自己都知道未必有多少用。

所以应试教育体系里,弥漫着一股悲观气息。觉得没办法,只能这样。所谓的努力,常常是「做了总比不做好」的无奈,而非对胜利、成长充满坚定的信心和热情。

很多同学问到底学理科有什么用?牛顿三定律、集合的概念这些玩意,日常生活又用不到?

其实这通常就是因为你在走熟练路线,复制粘贴,关注记忆和应用。这种容易无聊枯燥。

而真正在上面3个层次运作的人,通常分析、创造活动本身,就是充满挑战和乐趣的。也就很难问出「到底有啥用」这种问题。

而且,高质量的理科学习,以追求通透理解为导向、研发驱动,关注上三层。这不仅仅是能否学好高中学科、获得优异成绩,更重要的是,这种学习在培养你的分析、评估、创造能力,这既是持续成长和做事成功的重要保障,又是创新型社会、精英型组织所需要的基础能力。

价值非常大。

那如何落实研发驱动的学习,抓好上三层活动呢?这就需要以知识体系建设为中心的通透学习战术。

知识体系含金量

知识关系网络的质量

一支军队,如果士兵联系紧密配合协调,那么战斗力就强。

一个国家,如果区域之间交通网络密集、来往便捷、人流物流顺畅,往往就更发达。

在知识体系中,也有同样的现象。如果各个知识点/案例之间关系密切,网络通畅,那么这个体系就更有价值。

最糟糕的军队,是一盘散沙,别说战斗力,本身军队能不能维持都是个问题。

这就是学渣的窘境:他们的知识是零散的,不成体系。例如哪怕看上去天天在上课,但完全不能把课堂内容跟自己已有的知识、经验联系起来,既不能真正理解知识,也很难保留。听到的内容就随风飘散。

学霸,相比学渣进了一大步,他们的知识体系,往往是「局部联通」,例如这一章的知识点,大致能够联系起来。就像知识体系中分成了不同的割据政权,政权内部有比较好的联系,但整体比较分割。

而学神,则是有着更顺畅、全局性的知识体系。就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,而且国家中各地交通发达来往频繁。

知识含金量等级

在知识体系中的知识,重要性和影响力并不相同。大致可以分为5个等级:

  • 一级知识(帅):跨领域(学科)的、通用的洞察力和组织力
  • 二级知识(将):特定领域(学科)中,全局的洞察力与组织力
  • 三级知识(官):特定领域(学科)中,局部的洞察力与组织力
  • 四级知识(兵):普通的知识
  • 五级知识(散兵):零散的、孤立的知识

三级知识(官)案例:进位概念理解

在小学数学阶段,一个难点,是从基于计数的加法,过渡到进位加法。

作为中学生或者成年人,我们对111这个数字中,三个1所代表的不同含义,应该已经很清楚了。但是想想你作为一个几岁的小朋友,在最开始接触到数学进位制计数法时,会很容易搞清楚十位上的1还是个位上的1有什么区别吗?

上个世纪,有位全国特级教师马芯兰。针对这个难点,她创造性的构思了一个教学方案。这个方案如下:

  1. 她找到几个圆筒,把它们排成一行。最右边的筒的代表个位,然后是十位、百位。
  2. 她用竹签代表1,放到个位筒里。
  3. 当个位筒有10个竹签的时候,就把它们困成一扎,然后放到十位筒里。

在这个方案中,她用圆筒表达了「位」的概念,用竹签表达了「1」的概念。而当有10个竹签的时候,捆成一团并放到十位的筒中,首先直观的表示了新的「1」(一捆竹签)和旧的「1」的关系,然后直观的表达了进位操作。

这样一来,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十位上的数字,和个位上的数字的差异和关系,以及进位的意义。不用大量刷题,也就清晰的掌握了进位的概念,也就很容易掌握以此概念为基础的进位加法。

马芯兰的这个「竹筒竹签进位表示法」,就是在小学数学中,充满智慧三级知识点。因为这个知识点,学生学习的进度就大幅度的提升了。

反过来,一直到今天,很多老师根本就没能把进位概念,给学生讲清楚,却让学生稀里糊涂的刷题。

这个知识,从组织性的角度,把学生已知的计数加法、生活中的圆筒、竹签等概念组织起来了,也联通了新的进位概念。这就像在几个地点之间,修建了新的交通线。那么这些老的地点(知识),也就变得更有价值了。

一级知识(帅)与通用智慧

马芯兰的教学,有很多智慧,并非这一个孤例。

那么,为什么马芯兰这样的人,可以持续产生、获取这样类型的洞察,从而大幅度提升学习生产力呢?

这就跟他们的通用智慧有很大关系。

所谓通用智慧,就是跨领域的认知、决策、学习的智慧。它包含两个核心主题:

  • 理解复杂事物
  • 设计高效策略

一级知识,就是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。

例如在学习中,有两个基本的一级知识点:

1)一级知识:形象化原则(形象思维)

如果看不见摸不着,我们也就很难理解。因此,学习抽象事物,一个基本原则,就是将它具象化,变成可见、可触摸的东西。

2)一级知识:建立新旧事物的联系(联系思维)

学习并不是孤立的,要有效学习,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。在学习新知识时,要寻找、建立它与已有事物的联系。

如果一个人,掌握了这样的两个一级知识点,那么相对比较自然的,他遇到进位加法的教学,就会思考:

  • 如何让抽象的进位概念可视化
  • 如何建立跟已有事物的联系

而马芯兰的研究成果,正是符合这两个一级知识点的思路:

  • 让进位操作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
  • 跟圆筒、竹签、已经学过的计数加法这些事物建立了联系。

高阶知识的密度

诸葛亮在刘备托孤之后,临危受命,面临一个窘境,就是本来蜀汉集团的人才,相比曹魏就不多。而关羽和刘备的败仗,又导致大批人战死或者投降。留下了一个成语「蜀中无大将,廖化充先锋」。

尽管诸葛亮用他的才智,打造了出色的军队。但高阶人才的短缺,一直是一个遗憾。

我们的知识体系也是如此。不仅仅要看知识的数量、知识之间的关系链接,也要看知识的含金量分布。尤其是统领全局的,一级知识的密度。

例如从战略层面,我们以孙子兵法的全胜思维为指导。它作为顶尖的战略思考框架,属于一级知识。

这里需要说明的是,一个人如果掌握了一个高阶知识点,也就意味着他必然掌握一系列的低阶知识。因为高阶知识的掌握过程,必然有对直接或者间接经验的体验、分析、实践等活动,调动各种具体的知识,才能掌握。

例如前面的案例,我们说马芯兰掌握了「可视化原则」这个一级知识点,必然的应该有实际的例子,说明她在现实中应用、实践这个知识点,例如前面的「竹筒竹签进位表示法」(涉及到进位概念、竹筒/容器、计数加法等知识),否则所谓掌握就是空谈。

从知识体系图的角度,这意味着在一个人的头脑中,真正掌握的一级知识,必然的周围有一系列的关系链接,指向其他的知识点、案例。否则,就谈不上掌握。

例如「数形结合」,对于真正掌握的人,他们可以用来指导各种数学学习、解题活动,是二级知识点(数学领域的洞察力)。

然而对学生,可能尽管听老师说过「数形结合」,但实际却很少进行这方面的思考,那么这个对他们也就是一个低阶的知识点,甚至可能是五级,完全没有理解。

这样看起来,高阶知识就像组织的领导,必须有一系列的基层、中层甚至高层的支持,才能真正发挥领导作用,否则就只是挂个空名。

反过来讲,如果一个人高阶知识密集,几乎必然的,他的知识体系中,会有一系列的低阶知识(注意案例/题目也是知识),而且知识间有各种联系。

因此,我们说知识体系含金量,其实往往可以简化为,知识体系中高阶知识的数量和含金量。

高阶知识的建构能力

高阶知识,从定义来说,就是拥有高层次的洞察力和组织力。这方面一个重要的应用,就是推导出其他知识、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。

这方面最典型的,大概就是初中平面几何。

中学平面几何思想,来自于欧几里得的「原本」。

在「原本」一书中,一开始欧几里得就劈头盖脸的提出了23个定义、5条公理、5条公设。

这5条公设是:

  • 公设1:任意一点到另外任意一点可以画直线
  • 公设2:一条有限线段可以继续延长
  • 公设3:以任意点为心及任意的距离可以画圆
  • 公设4:凡直角都彼此相等
  • 公设5: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,若在某一侧的两个内角和小于二直角的和,则这二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相交。

5条公理是:

  • 公理1: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
  • 公理2:等量加等量,其和仍相等
  • 公理3:等量减等量,其差仍相等
  • 公理4:彼此能够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
  • 公理5:整体大于部分

23个定义我们不一一列举,举前面几个:

  • 点:点不可以再分割成部分
  • 线:线是无宽度的长度
  • 线的两端是点
  • 直线:直线是点沿着一定方向及其相反方向无限平铺

我们可以看到,他所说的「公设」,是在平面几何领域的几个本源规则;而「公理」,则是跨领域的本源规则。

这些作为「本源」的规则,是不需要证明,默认成立的,是一级知识。

而定义,则是对平面几何中一些基本概念的明确。

接下来,在「原本」前面六章,欧几里得基于这些公理、公设和基本概念,使用演绎推理,推导出一系列的证明、产生了各种定理,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几何知识体系。

爱因斯坦说:

我们推崇古代希腊是西方科学的摇篮。在那里,世界第一次目睹了一个逻辑体系的奇迹,这个逻辑体系如此精密地一步一步推进,以致它的每一个命题都是绝对不容置疑的——我这里说的是欧几里得几何。

他还说:

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,那就是: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(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)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(在文艺复兴时期)。

灌输知识与建构知识

我在读书时,发现有同学花了大量时间,去背各种几何定理公式。我就说这些为什么要背呢?理解了几个基本的公理、定理,这些要么很快就记住了,要么不行就基于基本公理定理现推一遍,也很快。

在我的眼中,这些定理、公理,他们是有层次的,有本源性因果性的。把握了层次,知道什么是本源,一层一层的推导展开,学起来就游刃有余。反过来很多人的问题是,他们没有把握本源,缺乏层次感和优先级,所有内容都觉得重要,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。看上去很努力,但是效果差。

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,尽管都在读书,但我是自己推导了那些定理,本质上是自己重新建构了一次几何知识体系。而很多同学,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推导过程,他们的知识并非是自己建构的,而是直接背诵课本。

这就像亲儿子和干儿子的差别。亲儿子自己生的自己带的,所以熟悉也有感情;干儿子没经过那个过程,陌生也缺乏情感。

应试教育的问题之一,就是强行给学生塞一堆娃(知识点),就让他们有感情能够驾驭,真是勉为其难。

到底你是否掌握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呢?一个简单的办法,就是给你一个笔记本,没有任何参考资料,让他们从几个一级、二级知识开始,推演出学科的核心知识网络。

学习能力档次

一个人最高能在什么层次上,持续发展,决定了他的学习能力档次。

  • 一级知识层次:高阶学神
  • 二级知识层次:低阶学神
  • 三级知识层次:学霸
  • 四级知识层次:普通学生
  • 五级知识层次:学渣

我们说学神能举一反三,融会贯通。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他们在实践中,会产生/升级高阶知识,反过来用这些洞察推动学习。

反过来,为什么很多人努力没有效果呢?因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层次太低,老是在捡低阶的知识,不能形成更高的洞察力和组织力,于是就成了体力活。

知识领域的贫富分化

在社会中,有贫富分化现象。钱赚钱容易,人赚钱难。因此钱多的人,往往越容易赚钱。

从本质上讲,金钱是一种杠杆,可以放大人的力量。

类似的,如果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强大(知识众多、关系密切、高阶知识比例大),那么他就很容易消化、吸引新的知识,高效解决问题。反之,如果本身知识都不成体系,那什么新的东西都消化不了。

这就像学神为什么好像轻轻松松就理解了,学渣要学半天也未必有效果。

反思理科教学

今天理科教学的主要矛盾,是个人、组织和社会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,和落后的教育生产力的矛盾。

结合「治军与打仗」的主题,这里面教育生产力的落后表现在:

1)关注孤立的知识,不注重整体的联系

在教学中,各种经验、知识,本身是有机的整体。但是普遍的,教学更关注各个知识点、题目,忽略帮助学生理解事物见的关系,建立整体的知识网络。

2)关注低含金量知识,忽略高含金量知识

学校的注意力,在讲解各种知识。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、如何设计策略、学科领域的洞察,这些高阶能力的形成关注很少。

3)关注刷题和考试,不关注知识体系的建设

普遍缺乏对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,日常行为更多的沦为刷题、考试。其实就是关注打仗,忽略治军。

然而天天打仗,并不代表就能训练出强大的军队

4)关注执行,忽略思考

在学习中,大量的时间分配用于刷题、上课,从战略上就没有给「思考」留下时间资源。

同时,一个人的思考能力,跟高阶知识关系密切。忽略对高阶知识的培养,也就没法高质量思考。

5)关注掌握具体知识,不关注升级学习能力

在学习中,大量的时间分配用于刷题、上课,从战略上就没有给「升级学习能力」留下时间资源。

学习能力,跟整体知识网络质量,尤其是一级二级知识的密度关系密切。然而应试教育并不关注高阶知识,也就没有升级学习能力的基础。

以知识体系建设为中心

本章讨论了知识体系的含金量。

从学习的角度,知识体系既是学习的目标(学习需要实现知识体系的发展),又是学习的起点(学习需要以知识体系为基础)。

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,以成绩为中心,关注的就是能不能熟练解题、考多少分。

而高质量的理科学习,需要以知识体系建设为中心,发展出强大的知识体系。

要做到这一点,就需要从复制驱动的学习,转向研发驱动的学习,研究、创造出高水平知识体系。

孙子兵法战略观

战略与战术

理科学习,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,是一个复杂的问题。

问题越复杂,能否运用有效的策略,对于解决问题就往往越重要。搬几块砖不大需要策略,但赢得世界杯冠军就不同了。

这里所谓的「策略」,可以粗略的理解为,解决问题的思路。

而策略又分为两种:战略和战术。

  • 战略:全局性的策略
  • 战术:局部性的策略

例如高中数学的学习,先学哪个模块后学哪个模块,是自学还是跟着老师,选择什么教材参考书,如何选择教材参考书,这些都是全局性的策略问题。反过来,一道题不会怎么办,一个知识点不理解怎么办,这些是局部性的战术问题。

读三国,刘备许昌大败,带着残兵败将逃到水边,刘备说:「诸君皆有王佐之才,不幸跟随刘备。备之命窘,累及诸君。今日身无立锥,诚恐有误诸君。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,以取功名呼?」众皆掩面而哭。

那是建安5年,刘备40岁。从28岁结识关张打黄巾,已经12年。尽管连曹操也认为他「世之英雄」,却连根据地都没有。

然后,刘备三顾茅庐,遇到了诸葛亮。

刘备问诸葛亮说:

汉室倾颓,奸臣窃命,主上蒙尘。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,而智术浅短,遂用猖蹶,至于今日。然志犹未已,君谓计将安出?

诸葛亮回答:

自董卓已来,豪杰并起,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。曹操比于袁绍,则名微而众寡。然操遂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而令诸侯,此诚不可与争锋。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,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

荆州北据汉、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此用武之国,而其主不能守,此殆天所以资将军,将军岂有意乎?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,高祖因之以成帝业。刘璋暗弱,张鲁在北,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,智能之士思得明君。

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著于四海,总揽英雄,思贤如渴,若跨有 荆、益,保其岩阻,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,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;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,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,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,以迎将军者乎?诚如是,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兴矣。

在这短短的谈话中,包含了:

  • 根据地战略(荆州益州)
  • 外交联盟战略(连孙抗曹)
  • 军事战略(天下有变,荆州益州两路出兵)

给刘备指出了整体思路,所以刘备「如鱼得水」。

理清思路事情就好办了,从隆中对到打下益州天下三分,只用了7年。

战略与资源

我们的资源都是有限的,例如无论我们怎么努力,哪怕不吃饭不睡觉,学习时间最多也就是一天24小时。这样一来,到底如何将好钢用到刀刃上,就至关重要。

一个清晰的战略,能够帮助你将有限的资源,加以充分的利用。

例如中国共产党,在革命时期的战略是「农村包围城市,武装夺取政权」。

有了这一条,假设有天情报说广州兵力空虚,要不要打?通常应该是不要,因为它不符合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。

那么为什么要有这个战略呢?

因为共产党的主要支持力量,在农村;国民党在城市力量强大。同样的人力、物力,去打广州,可能也能造成一些影响,但是哪怕拿下了城市,共产党在城市里缺乏支持,再加上国民党肯定会反攻,还是要退出来,而且有人力、物力的损失。

反过来,用这些资源去经营农村,那么可能就会开辟一块新的根据地,把农民发展起来,建立政权,产生新的兵源、财源,一步一步壮大自己的力量。所谓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」,就是基于这样的战略。

有清晰战略的人、组织,他们做事情往往重点分明,有所为有所不为。因为他们知道资源是有限的,必须将有限的资源,投入到更能产生高回报的领域,这必然意味着,要放弃很多其他的机会。

反过来,没有清晰战略的人,背后往往是缺乏明确的优先级,习惯于平均用力,眉毛胡子一把抓,或者被动的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。看上去可能很努力,例如一会学数学、一会学英语,但未必真正的产生了好的效果。

机会主义倾向

跟「长期战略驱动」相对的,有一种情况叫做「机会主义」。

所谓机会主义,就是行为被各种外部机会驱动。举个例子,炒股的时候,很多人是看到一个股票,有个「利好消息」,就赶快去买,因为觉得「是个机会」。然后另外的消息出来,又去跟风,手头的股票换来换去。

再比如家长,热衷于打听升学考试的消息。今天听说教育部门可能要加大自招,就赶快让小孩学奥数。明天听说高考要降低理科难度提升语文比重,就让小孩补语文。一有个风吹草动,哪怕是八字没一撇的消息,整个人就被调动起来了。

机会主义导向的人,通常都有心态不稳的问题。因为他们的情绪、行为,严重依赖于外界的各种变化。

而且,因为这种短期驱动的倾向,他们很难聚焦于长远,去做那些对长期至关重要的基本工作。例如靠各种消息炒股的人,很难去研究什么公司,是有高度的成长潜力的。每天热衷钻研小中高升级政策有啥变化的家长,也很难静下来去思考,到底怎么培养爱学习爱思考的小孩。

这样一来,他们所「投资」并且期望有高回报事物的基本面,往往成问题。例如手头的股票本质上就是平庸公司,自己的娃学习能力、思考能力、学习习惯成问题。自然就难以成功,这样一来他们的心态就更容易失衡,更关注各种「机会」希望神奇翻盘。

严重机会主义倾向的人,往往是赌徒心态。不愿意投入扎实的基本工作,而是希望以小博大,占便宜,甚至一把翻盘。这就像家长听说有小孩讲了个故事打动了面试官上了哈佛,于是第二年一堆类似的故事。

这种赌徒心理,导致人容易走向两个极端,也就是共产党说的「左倾机会主义」和「右倾机会主义」。

所谓「左倾机会主义」,就是盲目乐观、激进。例如炒股,觉得「抓住这个机会就能稳赚了」。所谓「右倾机会主义」,就是过度悲观、消极。从炒股上来说,就是觉得市场完蛋了自己再也起不来了。

一个典型的「机会主义者」,往往会在这两者之间切换,取决于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。例如成绩好,就觉得一切顺利自己很牛逼;而成绩差竞争激烈,就觉得自己不行没机会了。

学习中的赌徒心态

今天在中学学习出现的很多问题,本质上,是因为家长、学生和学校,普遍在赌。

教育关注的是人的长期成长,应试教育关注的是短期成功,应试教育其实不是教育。

当一个人单纯为了应试而学习,其实他已经是忽略了学习的基本意义(发展自己),而押宝于搞定一个好学校,博一把。

例如家长觉得,虽然应试教育很糟糕,但是没办法啊,好学校就那几个。无论如何,先拼上去再说。

问题在于,本身高质量的教育资源,就是稀缺的。大多数人都来参与零和竞争,那就注定大多数人是输家。

一个人进了赌场,很努力,大多数时候并不能改变,他还是输家的事实。

不赌,才是关键。

例如高中三年除了刷题就是刷题,这样的学生和家长很难不焦虑。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,除了刷题也没学到什么。万一考砸了,那就问题大了。

当然今天这个时代,对于条件尚可的家庭,看上去还有留学一条路。但往往依然是赌,如果一个人现在不关注学习本身,换一个环境就指望有改变,那多数时候是自欺欺人。

这时候关注「基本面」,和关注「外部机会」的真正差异就出来了。

关注基本面的学生,例如有好的学习习惯、思考能力,哪怕偶然落考了,也不是大问题,例如还是可以考上一流的高校。但三年只是刷题的人,那就可能从心态和能力上双重垮了。

上兵伐谋:必以全争于天下

谈到战略,就要谈到「孙子兵法」。

孙子兵法,成书于春秋时代。一直到今天,依然是世界顶尖的战略著述。

学者曾经怀疑,这本书是后人伪作。因为在那个时代,几乎所有著作,都是散文集,缺乏严密的内在结构。而「孙子兵法」不同,全书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部分,逻辑缜密,环环相扣。单纯从这一点,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。

一直到山东银雀山的考古发现,才确定孙子兵法并非后人的伪作。

而孙子的战略思想,更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,也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范畴。在美国亚马逊上,它的英文版,是哲学类排名第一的畅销书。

孙子战略思维中最重要的部分,是「全胜思维」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是「必以全争于天下」。

那么到底什么是「全」呢?要理解这一点,首先要理解「用兵之害」。

凡用兵之法,驰车千驷,革车千乘,带甲十万,千里馈粮,则内外之费,宾客之用,胶漆之材,车甲之奉,日费千金,然后十万之师举矣。

其用战也胜,久则钝兵挫锐,攻城则力屈,久暴师则国用不足。夫钝兵挫锐,屈力殚货,则诸侯乘其弊而起,虽有智者,不能善其后矣。故兵闻拙速,未睹巧之久也。夫兵久而国利者,未之有也。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,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。

……

故兵贵胜,不贵久。故知兵之将,生民之司命,国家安危之主也。

应试教育,就是典型的「钝兵挫锐」。学生天天都在学习,晚上还要加班加点。看上去努力,其实人都疲了,士气低落,效率不高。而且这种情况持续,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,也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,难以让学生有生活、有发展。

那到底应该怎么办呢?孙子提出了他的见解:

夫用兵之法,全国为上,破国次之,全军为上,破军次之;全旅为上,破旅次之;全卒为上,破卒次之;全伍为上,破伍次之。是故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;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

故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攻城之法为不得已。修橹轒辒,具器械,三月而后成,距堙,又三月而后已。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,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,此攻之灾也。

故善用兵者,屈人之兵而非战也,拔人之城而非攻也,毁人之国而非久也,必以全争于天下。故兵不顿而利可全,此谋攻之法也。

孙子说「上兵伐谋」,要「兵不顿而利可全」。兵不顿,是低成本;利可全,是高收益。这两者结合,就是「全胜」。

对我们学习而言,也需要「全胜」:

  • 成绩优异
  • 告别题海战术
  • 爱上学习和思考
  • 构建一流的学习和思考能力
  • 不仅仅是中学成绩出色,更打下人生的学习基本功、基础知识体系
  • 大幅度减少应试时间,学有余力发展兴趣爱
  • 保持心理健康,避免因为应试压力导致的严重心理问题,有高度的愉悦感幸福感

这就是追求教育和学习的「兵不顿而利可全」。

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?

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

前面「兵不顿而利可全」,是从结果的维度来看,是「结果的全」。而要做到这一点,则要追求「过程的全」。用孙子的话来讲就是:

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

孙子把军队分为两种:胜兵和败兵。这个划分不是从最终的结果,而是从对待作战的态度。

出色的军队,是做好了确保胜利的各项工作,再开打。而平庸的军队,是不管三七二十一,先上场再说,说不定就打赢了呢?

前者很大程度上,是稳赢,因为已经有了必胜准备,才开打;而后者,更像是赌博,寄希望于临场发挥而非充分准备。

战争的胜负,决定性因素不在战场之上。

回到学习领域,大多数人,都是「败兵」,看上去在学习,但是并没有做好「先胜」的准备。你天天在刷题,别人也在刷题;你在上补习班,别人也在上补习班。凭什么赢的人,一定是你呢?

如果你问大多数学生、家长、老师,他们「先胜」的逻辑是什么,很少有人能给出强力的答案,更多的是诸如「要认真」之类的话。

大多数人,在学习这件事情上,对于「胜利战略」,都是稀里糊涂的。输的人固然是稀里糊涂,那些考上各种重点学校的人,其实大多数也是稀里糊涂,缺乏明确的思路。只是因为整体的竞争水平低,矮子里面拔高汉。

治军与打仗

在隆中对后,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,主要负责后勤行政、外交方面的工作。

公元前221年,刘备为报关羽之仇,起兵攻打东吴,被陆逊火烧连营,兵败病逝白帝城,临终托孤诸葛亮。

此时刘备集团的人才,军队,地盘,因为两场战争失败,已经损失惨重。曹魏和东吴也有入侵之意,蜀地人心惶惶。

诸葛亮临危受命,除了政治,也全盘抓起了蜀汉的军事。

当时,蜀汉和魏的实力,差距很大。从人口角度,蜀90万,魏460万;从兵力角度,蜀最多能出兵10万左右,魏最大70-80万。

大多数人看到这个对比,基本上直接吓跪了。然而,在稳定了蜀汉形势后,诸葛亮进行了一系列北伐。

第一次北伐,诸葛亮分兵派马谡守街亭失败,留下了「挥泪斩马谡」的故事。此后的几次,蜀汉在战斗中都占了上风。魏军要么坚守,要么尽量避免与蜀军作战。

鉴于双方的实力差异,诸葛亮出兵的目的,并非直接攻克魏国,收复洛阳长安。而是通过进攻,调动魏国的资源,阻碍魏国发展,引起曹魏内部的混乱和内乱,从而削弱曹魏,制造进一步的机会。

这就像打游戏,有些时候并不是旨在攻克地盘,而是频繁进攻骚扰,阻碍对方生产发展。

打过战略游戏的人可能知道,这种骚扰战术,挺让人讨厌。为了防止随时的进攻,要花费资源造兵,平时又没啥用。但不准备,又怕来了损失太大。

诸葛亮就这样,几次北伐,每次魏国都要调集大军,打乱生产,苦不堪言。而诸葛亮军队来了,往往是直接收割魏国的粮食,吃的差不多就回去,没什么损失。当然粮草后勤也是蜀汉的大问题,没法长期攻坚,导致这种侵扰战略才是最优的选择。

曹魏被这种打法也是搞得苦不堪言。诸葛亮五丈原病逝之后,魏国皇帝就开始大修宫室,追求个人享受了…..换个角度,前面估计也是憋坏了。

孔明起巴、蜀之地,蹈一州之土,方之大国,其战士人民,盖有九分之一也,而以贡贽大吴,抗对北敌,至使耕战有伍,刑法整齐,提步卒数万,长驱祁山,慨然有饮马河、洛之志。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,仗兼并之众,据牢城,拥精锐,无禽敌之意,务自保全而已,使彼孔明自来自去。若此人不亡,终其志意,连年运思,刻日兴谋,则凉、雍不解甲,中国不释鞍,胜负之势,亦已决矣。昔子产治郑,诸侯不敢加兵,蜀相其近之矣。

那么问题就来了,为什么曹魏干脆不在诸葛亮来的时候,直接正面硬刚,打掉蜀军不久好了嘛,一劳永逸。要知道蜀国本来人口少,出不了多少兵。

对于魏国而言,与蜀汉的战场,是他们的西线。蜀军仅有步兵,而魏军则有骑兵、步兵,而且西线的军队数量也多于蜀军。看上去怎么也是对曹魏有利。

他们没办法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,因为诸葛亮治军一流,训练了一支非常强悍的军队。用古人的评价来说:

及其兵出入如宾,行不寇,刍荛者不猎,如在国中。其用兵也,止如山,进退如风,兵出之日,天下震动,而人心不忧。

诸葛亮是吃透了孙子兵法,「胜兵先胜而后求战」。他带兵出场,已经是有充分的准备了。其中一个关键,就是训练出「止如山,进退如风」的军队。

这样的军队,魏国想要正面硬刚,哪怕兵力占优,同时有步兵和骑兵,也是难以打赢。

所谓「诸葛一生唯谨慎」,他敢带兵出来,基本上已经有把握了,就不怕你硬刚。

在第四次北伐时,魏国主帅是司马懿。司马懿这人也是孙武的好学生,既然「胜兵先胜而后求战」,那没把握,我就坚决不打,保持距离还不行吗,等你粮食没了自然就走了。

诸葛亮看到这种情况,就故意收缩军队,暴露各种弱点给魏军。魏国将领看到了,觉得我靠你也太嚣张了,看我摁死你,纷纷要求出兵。司马懿也知道诸葛亮肯定是诱敌,但看着破绽卖的这么大,觉得自己怎么也能吃定把,那就打。

这一打结果就是:

亮使魏延、高翔、吴班赴拒,大破之,获甲首三千级,玄铠五千领,角弩三千一百张,宣王(司马懿)还保营。

所以第五次北伐,司马懿学精了,无论如何,就是不出战。

学习中的治军和打仗

在三国演义中,描写诸葛亮的军事才能,重点是打仗能掐会算,出奇谋。例如三把火:火烧新野、火烧赤壁、火烧藤甲兵。

这种「奇谋」类的故事,往往是编造或者来源于其他将领。然而老百姓特别爱听,觉得好热闹诸葛亮好厉害(古代三国演义很大程度靠说书传播)。

然而诸葛亮卓越的体系建设能力,例如前面说的治军能力(打造高素质军队),在三国演义中却没有提及。但考虑到受众也不奇怪,毕竟跟老百姓讲军队体系建设,这个貌似完全提不起兴趣。

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

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,司马懿去查看蜀军留下的营寨,感叹诸葛亮「天下奇才」。后来西晋、唐朝等也学习诸葛亮的治军法,来训练军队。

在学习中,也有「治军」和「打仗」。

学习中的军队,就是知识体系。

所谓知识体系,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,整体构成的知识网络。

在知识体系中,有三类基本元素:

  • 知识点(例如「整数」、「分数」、「总分总结构」这样的知识概念)
  • 案例(案例是知识点的应用场景,例如数学物理中的各种题目、语文中的各篇阅读材料)
  • 相互关系(知识点之间、案例之间、知识点与案例之间的相互关系,例如「整数与分数的关系是什么」)

注意,不仅仅知识点是知识,案例/题目、相互关系也往往是知识。例如数学的各种典型题目(案例),也是知识体系中重要的部分。

一个人的知识体系,就是他的「知识军队」。而升级考试,则是打大仗。有一支强悍的军队,是胜利的保障。

日常的考试和刷题,看上去是在打仗。其实根本的目的,是在练兵。能不能通过上课、考试、做题,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造的更强大,才是意义所在。

换句话说,日常检验一个人的学习效果,关键指标不是考试多少分,而是知识军队(知识体系)建设得怎么样。

那么,到底如何评估知识体系建设的质量呢?这就需要理解,知识体系的含金量。